109年第1學期-1962 亞際文化研究視野的當代大眾文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研究文獻口頭報告 | 25 | |
研究初步分析或記錄 | 25 | |
課堂討論 | 20 | |
分組期中與期末報告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28 人選讀,尚餘名額3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2008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表達了一種政治與經濟被困住、找不到方向、但又帶著理想性、希望有所突破的政治慾望。以台灣為例,新自由主義與經濟發展停滯與帶來了貧窮化,以及彈性化工作的不穩定、低薪長工時等問題,因而有了像「崩世代」、「厭世代」等形容台灣社會與青年世代面對的貧窮困境。「三一八運動」之後的兩次選舉,「年輕人」的主體再度被召喚出來,相對於國民黨的舊政治,「年輕人」被再現為新的政治希望與機會。2017年12月23日晚上,因應民進黨勞基法修法,非傳統工會組織而來的青年也上街抗議。「不穩定階級」等類似的概念、修辭越來越流行(體現在出版的主題),嘗試捕捉當前大眾(尤其是青年)的生活狀態與問題
文化研究作為一種關注日常生活的政治與批判,如何提供一個角度,理解與分析這時代的社會矛盾,以及理解你、我(當代普羅青年大眾)的日常生活與關注呢?同時,文化研究在台灣的軌跡,有著藉文化批判介入社會的歷史,以及希望透過「亞際文化研究運動」(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ovement project)超越歐洲中心主義與狹隘本土主義視野,進而形成知識連帶,從既有知識參照系統的轉換深入亞洲地帶的社會與文化。當政府希望透過南向的政策、媒體強調斜槓與國際視野的個人工作生涯發展以作為解決目前經濟發展停頓、青年出路有限的問題時,我們如何從亞際文化研究的視野看見亞際各地的青年與大眾生活,思索一種非個人(集體的)的文化想像與連結,作為回應?
本堂課首先介紹文化研究的核心關注:何謂「文化」及「文化」的政治性,並進一步介紹文化研究在台灣的軌跡與亞際文化研究的關注。第二個階段從大學生關注的青年為主題,探討如大學教育、工作勞動、情感、青年主體等問題。第三階段則挑選相關的當代文化現象與議題,例如流行文化生產與消費、流行打扮、音樂與自我發聲、網路文化、民族國家與政治參與等。課堂的設計除了介紹理論概念並要求學生學習之外,同時鼓勵學生進一步觀察與分析日常文化的各個面向,結合理論所學。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五/2,3,4[SS209]
修課班級:社會系2-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鄭亘良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課後及email預約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羅小茗編。2019。《反戈一擊:亞際文化研究讀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羅小茗著。2015。《末日船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論文寫作的枕邊書》。台北:學富文化。
Highmore, Ben. 2015. Introduction & A whole way of life. In Culture (pp. 1-22, 46-6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Williams, Raymond. 1977. Structures of feeling. In Marxism and literature (pp. 128-13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Raymond。1958。〈文化是通俗的〉。中文馬克思主義文庫。
Highmore, Ben. 2015.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Ch1.
斯圖亞特.霍爾。2001。〈解構「大眾」筆記〉。戴從容譯。《大眾文化研究》,吳士余主編,頁41-57。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托尼.本內特。2001。〈大眾文化與「轉向葛蘭西」〉。《大眾文化研究》,吳士余主編,頁59-68。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Hall, Stuart. 1997. excerpts from ‘Introduction’.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The Open University, 1-7, 15-73.
陳光興。2000。〈文化研究在台灣到底意味著什麼?〉。《文化研究在台灣》,陳光興主編,頁7-25。台北市:巨流。
陳筱茵。2006。《《島嶼邊緣》:一九八、九○年代之交台灣左翼的新實踐論述》。國立交通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第1章~第3章。
《人間雜誌》
機器戰警(卡維波)主編。1991。《台灣的新反對運動》。台北:唐山出版社。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IsleMargin/alter_native/robocop.htm。
陳光興。2006。〈亞洲作為方法:超克「脫亞入美」的知識狀況〉。《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頁335-418。台北:行人。
Wang, C. M. 2017. Affective Rearticulations: Cultural Studies in and from Taiwan. Cultural Studies 31(6), 740-763. doi: 10.1080/09502386.2017.1375539.
許寶強。2015。《缺學無思:香港教育的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陳崇真。2019。《2008年後的青年貧窮再現:揭露什麼?又遮掩什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請自行前往碩博士論文系統下載)
曾仲堅。2010。〈沒有時間——工作中的短期結構與長期打算〉。《寫在下一次金融海嘯之前》,許寶強、羅永生、馬國明編。香港:進一步多媒體。
羅小茗編。〈專題:青年與工作〉。《熱風學術網刊》8。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Cat/index/catid/3.html。
Zygmunt Bauman。2006。《工作、消費與新貧》。王志弘譯。台北:巨流。
---。2018。《廢棄社會:過剩消費、無用人口,我們都將淪為現代化的報廢物》。谷蕾、胡欣譯。台北:麥田。
邱子珉。2016。《解構幸福:從「小確幸」現象看台灣八〇後世代的失權》。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請自行前往碩博士論文系統下載)
王浩威(2013)。《晚熟世代::王浩威醫師的家庭門診》。台北:心靈工坊。(請自行借書或購書)
吳承紘。2017。《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新北市:月熊出版:遠足文化發行。(請自行借書或購書),並請參見New Lens專題。
王曉明。2016。〈什麼是今天中國的「住房問題」〉。《1990年代以來上海都市青年的「居家生活」》(《探索與爭鳴》特刊),王曉明等著,頁170-195。上海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亞際文化研究視野的當代大眾文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