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第1學期-6961 現當代藝術創作形式與手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率及課堂參與度 | 40 | |
閱讀報告 | 30 | |
期末評圖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5人,已有24 人選讀,尚餘名額-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在經過了現代主義時期各項前衛藝術的實驗之後,當前的藝術已經不再被一個明確指向的風格所導引,並且由感官的視覺轉向於思考的哲學,藝術因而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此門課程以現當代藝術創作為主軸,內容鎖定在創作中的「物體」、「空間」、「材質」、「觀念」等重要元素,藉由學理分析、閱讀思考、實務創作三大面向,從形式與手法的觀點切入,有系統地建構出現當代藝術的創作方法學。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2-0
上課時間:一/12,13[FA102]
修課班級:美術專班1,2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附讀。本課程隔週上課,另2小時上課時間由教師與學生自行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Marita Sturken、Lisa Cartwright著,陳品秀、吳莉君 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臺北:臉譜
*皮力 著,2015,從行動到觀念:晚期現代主義藝術理論的轉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Arthur C. Danto著,林雅琪,鄭慧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臺北:麥田
*David Salle著,吳莉君 譯,2018,當代藝術如何看,臺北:原點
*Cynthia Freeland著,劉依綺 譯,2002,別鬧了,這是藝術嗎?臺北縣:左岸文化
*陸蓉之 著,2003,「破」後現代藝術,臺北:藝術家
*Atkins, Robert,《藝術開講》,黃麗絹譯,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0
*Lynton, Norbert,《現代藝術的故事》,楊松鋒譯,台北,聯經,2003
*Baudrillard, Jean, 《物體系》,林志明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7
*Bachelard, Gaston,《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台北,張老師文化事業,2005
*暮澤剛巳,《當代藝術關鍵詞100》,蔡青雯譯,台北,麥田出版,2012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現當代藝術創作形式與手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