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0028 中國文學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25 | |
期末考 | 25 | |
原典檢閱及作業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65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謝文華教育目標
中國文學史為中文系重要必修課程之一,也是認識中國文學發展的重要路徑。本課程共分為上、下兩學期,上學期研讀的歷史斷限從先秦至魏晉南北朝,下學期則始於唐代文學,預計迄於元代文學。期望透過文學發展流變之說明與作品賞析,使修課同學一窺中國文學博美精深之堂奧。
在期中、期末考之外,為增進同學對歷朝作品之認識,本課程將著重同學於課前翻閱原典的工作,如此當可與課本所學相互印證連結,從而熟悉文學作品之概況,並培養蒐檢文獻的基本能力。
課程概述
中國文學史主要是研究從上古商周以來到二十世紀為止約三千年左右中國歷代文學作品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特點與規律。
文學史簡單的說就是文學的歷史,它的性質既是文學的,又是歷史的;研究時要具體掌握文學與歷史二個要素。研究主要對象是散文、駢文、詩歌、辭賦、小說、戲劇等各類文學作品的體裁形式、題材內容、藝術想像、表現技巧與語言風格等藝術性,運用的是文學藝術的方法;因為是文學作品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同時也要運用歷史的方法,依循時間的發展嬗變,既要深刻了解作品的藝術性、不同作家的獨特成就,對於形成文學發達的政治、社會、思想、文化的原因,以及對歷史的影響也要切實理解。換句話說,文學史的研究,是用歷史的方法說明文學藝術作品的真實狀況和發展過程。因為研究對象是文學作品,因此要用美學藝術的方法分析評述作品作家的價值和成就。
中國文學史學習的目的,在理解過去中國文學發展演變的特點和規律,總結經驗與教訓,認清以往的成敗得失,作為今天文學研究、文學創作的借鑒,同時深化現代文學史的研究和文學觀念的基礎。
因此,不能脫離過去歷史的因素、社會文化等各種背景,也不能忽視當代的文學觀念與美學理論,這是研究中國文學史必須把握的基本理念。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3-3
上課時間:四/2,3,4[H207]
修課班級:中文系2B
修課年級:2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謝文華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四/5(請以email或電話事先預約),H541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第三版,2003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國文學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