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0371 善與義務:共同體與德性的演變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上課出席 25
上課提問與發言 30
期末報告 4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51 人選讀,尚餘名額-1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翔任

教育目標

德性的累積、權利與義務的互惠以及善的循環,這三者皆預設了共同體這個前提。誠然,道德有其客觀、永恆與普遍有效性,但是一來,所有的善都是從最基本的共同體-血緣、親人與熟人社會-而來的,故欲理解善,必須理解其發生條件;二來,不論是道義上的親疏遠近還是政治上的敵友之別,德性都受到共同體邊界的釐定;三來,不可否認地,共同體都是某個時空下的具體產物,也都有其特殊性,共同體彼此之間之所以產生矛盾甚至衝突,往往出於道德與價值觀念的不一致。舉例來說,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對於土地、公與私以及自由的理解大不相同,故總是彼此困惑、猜疑。再舉例來說,以歐洲價值為主導的兩公約對台灣刑法上的死刑施以極大的壓力,這種緊張源自於不同的國情,而所謂的國情正是共同體的性質與作用,其背後皆指向一套關於終極意義的形上學設準。所以,身處在當今幾種意識型態的鬥爭之中,吾人的哲學學習除了要去思考國際秩序與普世價的理論依據之外,還應該要去考察共同體與德性的演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Hannah Arendt, The Human Condi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Otto Gierke, Political Theories of the Middle Age, translated by Frederic William Maitland, Cambridge Press, 1922.

Alfred E. Zimmern, Nationality and Government, London: Chatto and Windus, 1925.

騰尼斯(Ferdinand Tönnies),《共同體與社會》,林榮遠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涂爾幹(Emil Durkheim),《社會分工論》,渠東 譯(北京:三聯書店,2009)

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祭牲與成神》,周莽 譯(北京:三聯書店,2022)

牟斯(Marcel Mauss),《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汪珍宜 何翠萍 譯(台北:遠流,2001)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里仁,中華民國七十一年)

秦暉,《傳統十論》(北京: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韋爾南(Jean-Pierre Vernant),《希臘思想的起源》,秦海鷹 譯(北京:三聯書店,1997)

亞里斯多德《政治學》吳壽彭 譯(北京:商務,1995)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人的條件》,竺乾威 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特爾慈(Ernst Troeltsch)《基督教社會思想史》,金陵神學院 譯(台北: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60)

杜蒙(Louis Dumont),《個人主義論集》,黃柏棋 譯(台北:聯經,2003)

韋伯(Max 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康樂 簡惠美 譯(台北:遠流,2005)

泰勒(Charles Taylor),《黑格爾與現代社會》,徐文瑞 譯(台北:聯經,中華民國七十九年)

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 譯(台北:時報文化,1999)

康德(Immanuel Kant)《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 李明輝 譯(台北:聯經,2002)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善與義務:共同體與德性的演變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