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1937 金融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出席 20 每週上課進行點名
課堂心得 60 自選六週上課內容撰寫六篇課堂心得(一週一篇),每人每份至少800字。
期末報告 20 從《繁榮的背後:財富如何形塑世界,跨越千年的富饒之旅》和《柏南克談聯準會:二十一世紀貨幣政策》二本著作中,擇一撰寫書評,每人每份至少2400字。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87 人選讀,尚餘名額-3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鈺偉

教育目標

自中世紀之後,我們會看到西方經濟、文化在文藝復興、大航海時代、科學革命以及啟蒙運動等一系列巨大的歷史變遷中逐步發展,而常被忽略的是,與此同時作為金融要素的工具(貨幣、票據、借貸)、組織(股份公司)、制度(法規)等,事實上也都在歷史的進程中漸次成形。尤其是金融制度的發展,為金融的運作提供一套明確的遊戲規則,由於金融高度抽象的特性,如果沒有一套金融制度去確定金融中人與人在不同時間點(現在、未來)之間的關係(獲利、負債),那麼,引起西方近代社會變遷的重要社會行動可能就不會發生(航海冒險、技術革新)。 有鑑於金融在西方近代社會變遷中的重大影響力,古典社會學也對金融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有所討論,Simmel就談到金融與價值計算關係,他以貨幣作為討論的切入點及對象,由於貨幣使物品價值純粹量化的特性,因此計算貨幣的數量就等同於計算資產的數量,擁有多少貨幣就等於擁有多少資產,加上貨幣所具有的絕對價值之特性,以貨幣為基準進行未來資產增值的計算就成為了技術上可以操作的方式。到了當代社會學,學者們對金融與社會之關係所進行的討論裡,可以看到對古典社會學對金融議題討論的延展性,Zelizer就延續了Simmel對貨幣的思考,她指出,由於每個人有每個人安排生活的方式,不同的生活安排也決定了貨幣的不同用途,而貨幣的不同用途也就展現了不同生活風格的所在,因此人不會以市場價值為唯一標準去過生活,而是會根據其經驗和需求作為衡量的標準來安排生活,貨幣因此不只乘載了市場價值,也實現了社會價值。而Zelizer對於金融社會學的貢獻,除了引發社會如何對無上價值進行定價的討論之外,還引發另一種思考,由於無上價值(親密關係、個人生命)因為被賦予價格而參與到了經濟活動之中,使得資產的界限被拓寬了,人們可以更加自由地透過貨幣去計算自己的資產,以此安排現在或未來的生活。 另外,從當代社會學對金融與社會變遷、市場機制、不同文化、金融化的眾多關係之多元思考中,展現的不只是議題討論的多元化,從側面觀之,也顯現了金融領域對日常生活各個領域的滲透已經達到前所未有的境地,此外,對於金融與社會之關係研究重點的多元化討論,可以看到金融已是當代社會所不能夠迴避的大問題,如不去嘗試進行理解,我們對於社會事實的認知將會有很大的不足之處。因此,除了透過對西方經濟與社會的變遷過程中,金融所具有的藏身於後但擁有支配性的地位有所探討,本課程也期望可以幫助學習者了解社會學家們如何以社會學的視角對金融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進行觀察。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Hamilton, Gary G.、Kao, Cheng-Shu(高承恕), 2017, Making Money: How Taiwanese Industrialists Embraced the Global Econom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吳宗昇,2011,〈資訊的重量:臺灣股市的社會構造〉。《臺灣社會學刊》(47): 45-89。
林寶安,2002,〈臺灣消費金融的演變及其社會經濟意義〉。《臺灣社會學刊》(27): 107-162。
高承恕、吳宗昇,2017,〈股票市場的「資訊―知識」:對經濟社會學「市場」概念的反省〉。頁161-183,收錄於邱澤奇、陳介玄、劉世定主編,《當代社會的金融化與技術化:學科路徑的探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介玄,1995,《貨幣網絡與生活結構――地方金融、中小企業與臺灣世俗社會之轉化》。臺北:聯經。
陳介玄,2005,《制度變遷與產業發展從工業到金融體制之轉型》。臺中:文笙國際金融。
翟本瑞,2006,《十字路口的台灣經濟》。臺中:文笙國際金融。
翟本瑞,2017,〈全球化的轉型與挑戰――金融社會學的考察〉。頁21-51,收入劉世定主編《經濟社會學研究 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Alford, Stephen著,鄭禹譯,2020,《倫敦的崛起:商人、冒險家與資本打造的大都會》。北京:九州出版社。
Bernanke, Ben S.著,洪慧芳譯,2022,《柏南克談聯準會:二十一世紀貨幣政策》。臺北:感電。
Bernstein, Peter L.著,張定綺譯,2019,《風險之書:看人類如何探索、衡量,進而戰勝風險》。臺北:城邦文化商業週刊。
Bernstein, William J.著,潘勛譯,2022,《繁榮的背後:財富如何形塑世界,跨越千年的富饒之旅》。新北:大牌。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2012,《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卷一: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與不可能》。新北:廣場。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1999,《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卷二:形形色色的交換》。臺北:貓頭鷹。
Braudel, Fernand著,施康強、顧良譯,1999,《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卷三:世界的時間》。臺北:貓頭鷹。
Desai, Mihir A.著,陳重亨譯,2018,《金融的智慧:結合文學、歷史與哲學的哈佛畢業演講,教你掌握風險與報酬》。臺北:今周刊。
Ferguson, Niall著,杜默譯,2009,《貨幣崛起:金融資本如何改變世界歷史及其未來之路》。臺北:麥田、城邦文化。
Frank, Gunder著,劉北成譯,2022,《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Geisst, Charles R.著,蔣小虎譯,2020,《借錢:從利息、債務到金融商品,2000年的演變真貌》。臺北:日出出版。
Goetzmann, William N.著,吳書榆譯,2020,《金融創造文明:從美索不達米亞到世界經濟體的誕生,5000年前至21世紀世界經濟大歷史》。新北:聯經。
Herrmann, Ulrike著,賴雅靜譯,2018,《資本的世界史:財富哪裡來?經濟成長、貨幣與危機的歷史》。臺北:遠足文化。
Kindleberger, Charles P. and Aliber, Robert Z.著,戴至中譯,2020,《瘋狂、恐慌與崩盤:一部投資人必讀的金融崩潰史》。臺北:樂金文化。
Knorr Cetina, Karin D. and Preda, Alex主編,艾云、羅龍秋、向靜林譯,2019,《牛津金融社會學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Lane, Frederic C.著,謝漢卿、何愛民、蘇才雋譯,2022,《威尼斯:海洋共和國》。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Macdonald, James著,楊宇光譯,《債務與國家的崛起:西方民主制度的金融起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Maggor, Noam著,劉潤基譯,2019,《偉大的轉型:美國市場一體化和金融的力量》。北京:中信出版社。
Marx, Karl著,Engels, Friedrich編,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75,《資本論:政治經濟學批判 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北京:人民出版社。
Shiller, Robert J.著,林麗冠譯,2014,《金融與美好社會》。臺北:遠見天下文化。
Shiller, Robert J.著,黃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金融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