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1939 藝術鑑賞—從社會學的角度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參與 10
挑選作品進行口頭報告 50 每位參與者皆需輪流進行口語形式的藝術鑑賞報告
issue memo 40 針對每週閱讀文本撰寫500字 issue memo 總計10篇即可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3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蕭煒馨

教育目標

藝術作品藉由它的物質層面,刺激也引發了觀者的注意和感知,如果僅是如此,藝術與社會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當我們開始談論(以口說或文字形式)我們對於藝術作品的感知,我們就開啟了藝術與社會的關聯。而且我們更清楚地知道,藝術是由感知與溝通的交互指涉與參照,才變得越來越豐富。我們基本上沒有辦法宣稱,只在意識中進行的想像與感知是社會的,因為這不過是意識的自我再生產,與其他人無關,也無法讓其他人觀察。唯有當我們的感知以語言的方式呈現,我們才會說這是社會的,或者,這是社會學的。 藝術其實包含視覺藝術(繪畫、建築、雕塑、素描、版畫、攝影、工藝)、表演藝術(戲劇、舞蹈、電影)、音樂與文學。一般的藝術鑑賞方式粗略可歸於兩種,一從藝術史(包含美術史、音樂史、戲劇史、文學史)面向,另外一種則從物質面向進行,如線條、顏色、素材、技法等至表現形式、風格、結構。這堂課的鑑賞對象將會以視覺藝術為主,表演藝術,音樂與文學則為輔。除了進行美術史、物質面向與表現形式等鑑賞方式的授課之外,也期望各位在鑑賞時能夠開啟自身的感知能力,並轉化為溝通,於課堂報告時一併陳述。 最後幾週談及當代藝術以及當代美術館,期待能夠激起更多溝通。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Heinrich Wölfflin著,曾雅雲譯,《藝術史的原則》。臺北市:雄獅圖書,1993。
秋原雄史著,羅淑慧譯,《西洋美術鑑賞術》。新北市:遠足文化,2019。
多位作者,《當代展演》。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2022。
Claire Bishop著,王聖智譯,《激進美術館學:當代美術館的當代性》。臺北市:一行出版,201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藝術鑑賞—從社會學的角度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