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1949 家庭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作業 7 請於第二週上課前於 iLearn 平台繳交 1000 至 1500 字的作業,根據自己原生家庭的生活經驗,比較生長過程中自己與父母輩家庭生活經驗的異同。
課堂作業 8 請於第十週上課前於 iLearn 平台上傳家中所有食物(包含冰箱及櫥櫃中的乾貨、罐頭、調味料、茶、咖啡、飲品等)的照片,請將食物集中在一個平面(桌面或地面)拍攝,並寫下取得這些照片與家人互動的過程與心得,字數、照片張數不限。
課堂出席 15 每週上課點名,期末出席成績由 R 軟體隨機選出五週計分。若需請假,請將請假證明寄至教師 email。
課堂參與 10 課堂提問、討論及發言;對於課堂閱讀文本有實質貢獻的發言該週得 1 分。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53 人選讀,尚餘名額-3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語婕

教育目標

家庭,作為提供社會化 (socialisation) 的第一個場域,以及組成家庭的主要元素——婚姻,是社會學分科裡重要且與每個人切身相關的。但對家庭的研究並不只是社會學的專屬主題,家庭所含括的層面廣泛,包含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性行為、經濟功能、子女教育、多元家庭等等,不能只以社會學觀念和理論來解釋。 整學期將介紹家庭理論,並穿插近期相關學術研究期刊論文、專書,及西方對當代家庭、婚姻、親密關係的分析,透過課堂討論,比較當代台灣社會的婚姻與家庭及西方家庭的組成變革有何不同。透過實證研究的結果,來了解當代婚姻與家庭的維持與瓦解、家務與經濟活動之分工、性別態度、親密關係的種類等議題。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James M. White, David M. Klein, and Todd F. Martin, 2015, “Famil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Fourth Edition). Thousand Oaks: Sage.

2. Elinor Ochs, Tamar Kremer-Sadlik, 2013, “Fast-Forward Family: Home, Work, and Relationships in Middle-Class Ameri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ndon.

3. Linda L. Lindsey, 2016, “Gender Role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Routledge: New York.

4. Ulrich Beck, Elisabeth Beck-Gernsheim(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

5. Jenny Van Hooff, 2013, “Modern Couple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 Ashgate: Surrey.

6.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歐宜欣譯),2017,《外包時代》。台北:深石數位。

7. Roseann Lake, 2018, “Leftover in China: The Women Shaping the World’s Next Superpower”. W. W. Norton & Company: London.

8. Leta Hong Fincher (陳穎譯), 2015,《中國剩女:性別歧視與財富分配不均的權力遊戲》。新北市:八旗文化,遠足文化。

9.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春山出版。

10. 林昱瑄,2019,〈學術媽媽的建制困境協商策略與智性〉。《臺灣社會學刊》66:125-180。

11. Pei-Chia, Lan, 2023, “Navigating childrearing, fatherhood, and mobilities: A transnational relational analysis”, The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71, Issue 1, 3-2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家庭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