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3842 中文:文學閱讀與寫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寫作數篇 50
期中考 15
課堂表現、出席率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5人,已有39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治維

教育目標

凡有價值的文學作品皆然,文本自身除了能展示美感之外,更應著重的是閱讀者藉由文本此一媒介而挖掘自身所潛藏的力量:是理解的深化;是視野的拓展;是思辨的開啟;是生命的體會。如將中國傳統文學的「文以載道」觀進行解構並重整、賦予當代義,那關於上述的四點亦可概括為素養的提升。畢竟當今社會難再強調「獨善其身」,對於所處的當下予以積極關注,是現代人的一種自我展現,而素養乃是至重之基石。本學期課程以「愛」為主軸,其下分為「鄉土之美」、「倫理與平權」、「情感自主」以及「社會關懷」四項,期望同學們藉由文本的閱讀後,能對於自身所處的環境以及可能面對的不同社群產生一定程度的理解,甚至是共鳴。

課程概述

  本校大一中文課程名稱為「文學欣賞與實用」(一般班)與「文學閱讀與寫作」(加強寫作班),奠基於培養文學素養的基礎上,因應各學院學科屬性之不同,以及面對職場的多元需求,將課程內容規畫為四大模組: A. 經典閱讀:針對各學院系學科屬性,擇選相應之文本進行閱讀與討論。 B. 溝通表達:藉由各式課程活動,提昇學生的書面寫作與口語表達之能力。 C. 職場語文:引導學生觀察與學科性質相應之職場動態,並應用於語文學習。 D. 生活實踐:結合專業知識,將學習延伸出教室之外,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   未來四大模組可依學院系性質、任課教師專長、以及學生興趣與需求,配搭出不同模組之組合,供學生多元學習。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陳夢林《諸羅縣志》,台北市,大通出版社,1987
藍鼎元《東征集》…南投市,台灣省文教委員會,1997
鹿野忠雄《山、雲與蕃人》,台北市,玉山社,2016
鄧傳安《蠡測彙鈔》,台北市,新文豐,1985
屈萬里《詩經詮釋》,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6
劉克襄《11元的鐵道旅行》,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9
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市,建宏出版社,1995
ˍˍˍˍˍˍ《醒世恆言》,台北市,光復書局,1998
夏宇《備忘錄》
賴鈺婷《小地方,一個人旅行,不必到遠方》,台北市,有鹿文化,2012
陳懷恩《練習曲》2007
馬克‧韋伯《戀夏500日》200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文:文學閱讀與寫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