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1學期-5250 時間之物:柏格森的影像疊加態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 30
課堂導讀 30
書面報告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人,已有11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潘怡帆

教育目標

本課程探討柏格森透過時間視角切入對物的認識,闡釋其中潛藏物我共感的可能性,有助於世界從二元回歸一元。柏格森認為,認識有空間與時間的兩種方式。空間的認識透過知覺展開,測度物的廣延,形構有輪廓、佔體積且固定不變的客體,可供科學進行分解與研究分析。時間的認識萌生於對於一系列變化的記憶,變化的積累動搖了固定不變的物的邊界,使同一物在時間中形成多重影像的疊加態,亦即所有形象的綜合。在時間中展開的認識模糊了物的實體邊界,使認識展現物我交融。這種物我合一的思辨或有助於突破物自身不可知的康德防線,使人類主體重返與周遭環境相互契合的萬物世界。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Bergson, Henri (1939). Matière et mémoire. Paris : PUF.
柏格森。《物質與記憶》。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其他課程資料將於課堂發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時間之物:柏格森的影像疊加態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