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0216 臺灣中部區域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15 出席、上課態度、課堂討論。出席全勤者,出席成績滿分
平時作業 30 依課程要求,繳交平時作業
期中報告 10 繳交專題計畫書1份。未繳交期中報告者,不得再繳交期末專題報告
期末報告 30 繳交期末專題報告成果,含口頭報告及書面報告。
校外參訪報告 15 期中考週後擇日舉行校外教學活動,繳交校外參訪報告1份。開學後說明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2 人選讀,尚餘名額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秀美

教育目標

本課程旨在引導學生瞭解臺灣中部區域發展概況,透過重要文獻、檔案、公私文書之解讀與分析,並結合校外參訪實地踏勘,深入瞭解中部區域的歷史發展。上課採講授和討論並用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解讀文獻,掌握中部區域發展特色,培養獨立從事區域史專題研究之能力。教學評量方式為平時上課討論表現和學期報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周璽,《彰化縣志》(道光12年)
2. 孟祥翰,〈清代藍張興庄與臺中盆地的拓墾〉,《興大歷史學報》17期,2006,頁395-403。
3.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研院社會研究所,2001。
4. 洪敏麟,〈從東大墩到台中市的都市發展過程〉,《臺灣文獻》26卷2期,1977,頁116-139。
5. 洪敏麟、屈慧麗,《犁頭店歷史的回顧》,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4。
6. 洪麗完,《臺灣中部平埔族群古文書研究與導讀 : 道卡斯族崩山八社與拍瀑拉族四社》,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
7. 洪麗完,《熟番社會網絡與集體意識:臺灣中部平埔族群歷史變遷(1700–1900)》,臺北:聯經,2009。
8. 張愛月,《臺中縣開發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縣文化局,2003。
9.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0。
10. 陳哲三,《古文書與臺灣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
11. 陳靜寬,《從省城到臺中市:一個城市的興起與發展(1895-1945)》。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12. 黃秀政,《臺中縣海線開發史》,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2001。
13.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臺北:自立晚報,1992。
14.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臺北:自立晚報,1987。
1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中部碑文集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94。
16.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1979。
17. 高仕凡,〈清水蔡泉成家族研究(1723-1945)〉,臺北:臺灣師大歷史系碩論,2013。
18. 謝銘育,〈清代臺灣中部的市街與商業網絡〉,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臺灣中部區域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