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0374 社會與政治:佛教與現代性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30 | |
期末報告 | 30 | |
平時作業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18 人選讀,尚餘名額2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得煜教育目標
此課程重點在於介紹佛教與現代性之間的相遇,也就是在世俗化過程中所面臨到的轉化。佛教初期階段屬於出世的宗教性格,但在東亞佛教的歷史發展中明確的與政治思潮形成不可分割的情況。例如,日本京都學派則是右翼的現代性思潮的代表;而鈴木禪則是對現代性的右翼反動;反觀東南亞則發展出左翼佛教(Engaged Buddhism)的思潮。佛教當在面對以世俗為基底的儒家文化時,則生成了當代新儒家的佛教詮釋學,特別是援用了「如來藏」作為超越形上實體,而被視為是實體主義式的轉向。在社會層面上,佛教在台灣也發展出人間佛教思潮。此外,佛教特有的心靈轉化的禪修操作,也在世俗化過程中發展出正念減壓(Mindfulness)的社會潮流。此課程將帶領同學一同探討佛教與現代性的議題。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四/2,3,4[H106]
修課班級:哲學系2-4
修課年級:2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楊得煜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星期三15:00-16:00。研究室[H405]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2004,立緒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與政治:佛教與現代性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