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0759 環境意識省察:風險的感知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並參與討論 50
口頭報告 40
組內及組間互評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26 人選讀,尚餘名額4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蕭煒馨

教育目標

在我們目前所面對的社會處境中,風險概念給我們的貢獻就在於,能夠去思考自己目前的決定以及計畫,可能會對未來產生哪些影響。於是,怎麼意識或怎麼省察我們周邊的環境,怎麼感知這個世界,也成了最重要的問題,因為這會影響我們怎麼回應這世界的行動。因此,課程當中首先是透過各種議題認識這個世界,並理解這個世界為何如其所是,然後才能設想未來,才能考慮風險,才能做出決定。 課程中會以特定的現象或技術,展現社會與世界的樣態,並讓同學們進行討論之後,再由教師授課講解,所以每週從一個問題開始,讓這些議題與自己產生關連,並思考如果自己也面對這樣的問題,可能有哪些解決方法。 對於週遭環境的認識,從我們一出生就展開了。這裡的「環境」,並不只是談狹義的自然環境,而是除了自身之外的所有人、事、物。從我們一離開母體,我們就和外部的世界產生關聯,課名中的「意識」與「省察」其實就是在提醒我們,所有我們眼前看到的現象,都要去問「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而風險就是要我們把眼光放到未來,就算未來是非常不確定的,我們也要在考量風險之後,勇敢地做出決定。課程中會聚焦於討論各種在我們自身之外的「環境」議題,不只是生態、能源與污染議題,還包含各種「他者」的議題,如隨機殺人、精神疾病、霸凌等等,這些議題雖然都是他者的問題,但也與我們自身息息相關,感知到各種議題所帶來的風險,在課堂上不斷練習做決定的時刻,也聆聽其他人做決定的方法,也許就是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方式之一。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Charles Perrow著,蔡承志譯,2001,《當科技變成災難》。臺北市:商周出版。
Mary Douglas著,熊暢譯,2022,《風險的接受:社會科學的視角》。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環境意識省察:風險的感知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