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1921 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10
期中考 30
期末考 30
小組報告(口頭+書面)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61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逸淳

教育目標

歡迎來到社會學的世界!本課程是踏入社會學世界的入門磚。社會學三大家之一的涂爾幹(Émile Durkheim,1858-1917)指出,社會學的最基礎的方法與任務,就是要與一切先入為主的觀念(prenotions)決裂。藉此,我們便得以展開所謂的「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也就是去探究「個人與社會」之間,複雜的、動態的關聯,並藉此進一步理解,在這個價值多元的社會世界中,人們如何進行整合、衝突、競爭、合作、創新、變遷…;以及社會中不同的領域,例如國家、政治、家庭、經濟、醫療…等等,是如何運作的。 本課程的具體目標在於:學習社會學的問題意識、分析方法與多元的觀點。在我們所身處的這個眾聲喧嘩、價值多元的開放社會中,一切事物都未必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去理解到不同觀點背後的價值預設與社會脈絡,以及其具體的發展和效應,將是本課程最重要的學習目標。 據聞,有人問古希臘哲人泰利斯(Thales):「何事最難?」他回答「認識自己。」(Know thyself)。我們該如何認識自己呢?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我的,但同時也必然是社會的。社會學訓練能夠給我們的觀點,不僅僅關乎社會,更關乎自我。我是誰?每一個個體對於社會現象的理解與觀點是從何而來的?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不僅是社會學的核心關懷,同時也是每個人窮盡一生追問的終極問題。社會學未必能夠代替個人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但透過社會學的訓練,或許可以協助自己探究兩個與此關聯的問題核心:自我如何可能?社會如何可能? 本課程共分上下兩學期,並依照不同的主題分門別類地進行介紹。在既定課程架構的客觀限制之下,我們不得採取某種領域之間區隔的、較為結構化的方式進行本課程的教學。但請各位別忘了,在這些不同的、多元的研究領域與認識框架之間,彼此仍是有所關聯的。永遠保持開放的心胸,理解並欣賞這個價值多元的社會世界,將會是社會學這門學問所要教導給各位的、最抽象卻也珍貴的資產。 更詳盡的課程綱要請見社會系系網。https://soc.thu.edu.tw/?page_id=184#p02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教科書:
陳志柔、林國明等著,2021, 《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五版),台北:巨流。

其他參考書目:
Giddens, Anthony, 2021《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許雅淑,李宗義譯,台北:商周。
Johnson, allan G., 2003,《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台北:群學。
何明修主編,2014,《人間社會學》,台北:群學。
林宗宏等著,2011,《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台北:台灣勞工陣線。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