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1934 社會心理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上課出席與參與討論 | 10 | |
期中考 | 20 | |
期末考 | 20 | |
學習單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3 人選讀,尚餘名額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謝志龍教育目標
雖然社會心理學是一門學術性的課程,探討的卻是再真實不過的人生實景。為什麼這個世界充滿偏見?為什麼人們在某些情況下會助人,而在另一些情況下又會攻擊別人?那些因素使人們陷入愛河,又為何變成有緣無份終致分手?這些人生百態,正是社會心理學急欲探索源頭真相的對象。
我們無論是獨處或跟別人同在一起,都屬於社會的一份子,也因此,我們的想法、感覺、與行為隨時都受人際互動網絡的影響,因為不管贊同與否,別人的想法與語言都會左右我們。人類是彼此互動的社會性動物,這當中並且糾纏著認知與情緒。有時候,我們的行為合乎邏輯;有時候,我們的行動魯莽衝動。亦即,每一個人都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社會心理學所探討的,正是這些心路歷程。
簡單的說,社會心理學探索人類的心靈運作,但聚焦在「社會的影響」。社會心理學可以定義為「探討人們的想法、感覺及行為,因其他人真實或想像之存在而受到影響的方式之科學研究」。社會心理學的內涵包括:個人自我認同感、對他人的知覺、關於社會世界的信念、對社會團體的從眾壓力,以及對有意義社會關係的追求等。社會心理學也幫助瞭解種種社會事件背後的故事與意涵,例如種族主義、愛情與人際關係、電視暴力、性騷擾、助人行為、領導統御等主題。學好社會心理學,同學們將在未來的人生裡,發現社會心理學對於其工作與生活提供非常大的幫助。
總之,社會心理學之主要目的為以科學的方式來探討人類的各項社會行為。本課程主要的探討內容為人們如何知覺其他人的行動以及各項社會情境、人們如何與他人互動、人們如何被社會情境所影響等相關議題。本課程將從上述觀念出發,介紹社會心理學各項理論及實務,建立學生對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初步基本知識,並援引例證或議題,協助學生建立社會心理學議題之知識。並據以達成以下之目標:
課程概述
透過課程講授與新聞時事、相關案例討論方式,使學生認識日常社會生活中人類社會心理行為反應、意義與影響因素,以增進學生理解與分析人類行為之能力。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四/2,3,4[SS213]
修課班級:社會系1-4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跨域課程5選1。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謝志龍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四/2,3,4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Elliot Aronson、Timothy D. Wilson nad Robin M. Akert著,余伯泉、陳舜文、危芷芬、余思賢等譯,2021(第十版),《社會心理學》。台北:揚智。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心理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