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1986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試 20
期末考試 20
課堂參與及討論 10 包括點名、課堂意見表達
個人作業 15 預計二次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68 人選讀,尚餘名額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黎芸靈

教育目標

人類的行為是由身體、心理、歷史、社會與文化情境等多重因素所造成的,在這些情境中,人們時常會面臨來自生理、心理或社會層面的需求,因此需要有效的因應這些需求,這種能力稱為適應。 這堂課的目的在於協助學生了解人類在不同階段的適應過程。理解人的適應與社會調適的過程被視為是促進人類與社會福祉的基本能力,同時也是社會工作專業的目的。 由於本課程為學年課程,因此在上學期我們會先學習基本的理論,同時了解懷孕生產時期、嬰幼兒時期的發展及適應歷程,下學期則從「兒童早期」開始到「成年晚期」 請注意,課程大綱將會依教學進度及學生需求進行調整。另外,課程進行方式將在第一週上課時詳細說明,欲修習此堂課的同學請第一堂課一定要出席。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張宏哲(審閱),張宏哲、林昱宏、吳家慧、徐國強、陳心詠、鄭淑方 (合譯) (2021年6月)(四版再刷)。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中文(第四版) (J. B. Ashford & C. W. LeCroy原著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第六版) 。台北:雙葉。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