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6459 歷史社會學著作選讀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及討論 30 請見課綱正式版: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1JOKGNfUB30ge2kaEQSMBUfXKEHNJsZ/view
文本導讀 30 導讀次數依修課人數平均分配
每週文本評述 40 請見課綱正式版: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1JOKGNfUB30ge2kaEQSMBUfXKEHNJsZ/view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9 人選讀,尚餘名額6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敦為

教育目標

完整版課綱,已放在本系網站,請至以下連結閱覽: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1JOKGNfUB30ge2kaEQSMBUfXKEHNJsZ/view 這門課的目標是和參與者,選讀歷史社會學的代表著作,認識歷史社會學研究的基本問題、關鍵爭辯、研究策略與趨勢。藉由每週討論,引導參與者將課程所學連結各自的研究,並建立歷史社會學的知識基礎,甚至開啟未來相關研究的可能性。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完整版本,請以開學第一週系網站公佈檔案為準)


湯志傑主編,2019,《交互比較視野下的現代性:從台灣出發的反省》。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
Aron, Raymond 著、馮學俊、吳泓緲譯,2003,《論治史》。北京市:三聯書店。
Blussé, L.著、賴鈺勻、彭昉譯,2015,《看得見的城市:全球史視野下的廣州、長崎和巴達維亞》。臺北市:蔚藍文化。
Carr, E. H. 著、江政寬譯,2014,《何謂歷史?》。臺北市:五南。
Elias, Norbert著、呂愛華譯,2005,《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秘》。臺北市:聯經。
Eisenstadt, Shmuel, N. 著、曠新年、王愛松譯,2006,《反思現代性》。北京市:三聯書店。
Moore, Barrington 著、蕭純美譯,1992,《民主與獨裁的社會起源》。臺北市:遠流。
Pomeranz, Kenneth 著、黃中憲譯,2019,《大分流:現代世界經濟的形成,中國與歐洲為何走上不同道路?》。新北市: 衛城出版。
Sewell, William Jr. 著、朱聯壁、費瀅譯,2021,《歷史的邏輯:社會理論與社會轉型》。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歷史社會學著作選讀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