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第2學期-8405 素描(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平時考核 | 30 | |
口頭報告 | 10 | |
期中評圖 | 30 | |
期末總評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5人,已有21 人選讀,尚餘名額1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在圖像筆記與個人創作意象的討論之中呈現自我圖像符號的情境世界,
以即時性的材料進行「圖像符號的創造」與「情境的抽象營造」兩種創作課題,
最終已達到實踐素描即是一種抽象感知的視覺化創造之藝術理解。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2-2
上課時間:一/9,10,11[FA101]
修課班級:進美術系2
修課年級:2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附讀。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Sir E. H. Gornbrich、Julian Hochberg、Max Black著,錢麗娟譯:《藝術、知覺與現實》,新北:木馬,2021(1972)
2. Marc Le Bot著,湯皇珍譯:《身體的意象》,台北:遠流,1996。
3. Gilles Deleuze著,董強譯:《Francis Bacon:感覺邏輯》,廣西師範大學,2007(1981)
4. Ronald Bogue著,陳佩筠、林宛瑄譯:《德勒茲論音樂、繪畫與藝術》,〈第四章:臉〉、〈第五章:力〉,台北:麥田,2016(),頁111-147; 149-174
5. Joanna Ebenstein著,崔宏立譯:《解剖維納斯》,台北:麥田,2017。
6. 林美香著:《身體的身體》,台北:聯經,2017,頁 270-306。
7. Susanne Langer,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第四章:表象(semblance)》商鼎文化1991,頁55-81。
8. 羅丹口述,Paul Gsell書寫:《羅丹藝術論》雄獅美術,1993。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素描(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