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0002 戲劇賞析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20
期末戲劇評論或創作 40
分組報告與課堂討論 20
出缺席狀況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37 人選讀,尚餘名額-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許正平

教育目標

「戲劇賞析」是一門從文本、排練、演出到演後評論循序漸進引領學生認識劇場藝術的綜合性課程。劇本做為文類的一種,既可獨立成為文學作品閱讀欣賞,也同時是劇場演出的建築藍圖,儘管劇本的地位當代戲劇已然受到各種挑戰,然而就戲劇的發展脈絡來說,劇本的創作與論析,仍可視為理解劇場藝術的根本與基礎。因此,本課程將首先從劇本的角度切入,從寫實傳統到新文本創作的技巧,為初學者介紹戲劇如何成為一門說故事的技藝。而近代戲劇隨著劇場主體性的成形,「演出」再也無法只被視為文本的附庸,反藉由導表演和各種舞臺美術的設計讓戲劇成為一項總體藝術,因此,在課程的第二階段,將著意導領學生認識現代戲劇在舞台上的空間特性以及和文本間非單向的相互作用,養成學生有別於閱覽純文字作品時的藝術眼光。最後,則透過戲劇評論方法的學習與實際寫作,培養學生戲劇論述的能力,裨能與戲劇作品展開深層對話,達成觀、演、寫之間的雙向提升,累積人文藝術的實力與成果。

課程概述

本課程的設計,配合<戲劇創作>課程,以培訓編劇人才為目標。為了達成此目標,本課程內容涵蓋劇本分析、舞台表演(DVD)分析、專家演講三部分。除了課堂討論之外,學生必須提交劇本與舞台表演的分析報告。 劇本分析從選讀中外劇本著手,分析劇本各組成部分,包括角色塑造、情節結構、主題呈現等,教導學生掌握戲劇要素。劇本分析之後觀看該劇的舞台表演,探討劇本與舞台演出的相關性,避免學生編出不能上演的案頭劇。專家演講則借重專家的經驗和知識加強學生對戲劇的賞析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克里斯多夫·巴爾梅著,耿一偉譯。《劍橋劇場研究入門》。台北:書林,2010年9月。
2、耿一偉主編。《劇場關鍵字》。台南:台南人劇團,2008年8月。
3、孫惠柱著。《戲劇的結構與解構》。台北:書林,2006年5月。
4、彼得·布魯克著,耿一偉譯。《空的空間》。台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08年2月。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戲劇賞析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