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0054 新聞報導實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缺勤 | 20 | |
期中報告 | 30 | |
期中論壇 | 2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26 人選讀,尚餘名額3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兆璽教育目標
《新聞報導實作》課程由三位資深媒體人共同開設,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如分組討論、案例分析、實地採訪與多媒體製作)幫助學生全面了解新聞業的運作,適合有志於新聞、公共關係或媒體傳播領域的學生,亦能增進參與者的媒體素養與實務能力。
課程將邀請多位專家進行講座,培養學生掌握新聞報導的理論基礎與實務操作技能,幫助學生理解新聞價值的判斷標準、提升採訪與撰寫能力,並熟悉多媒體時代的新聞製作流程。
課程聚焦於以下目標:
1. 新聞報導的核心技巧:新聞採訪、撰稿與編輯,並運用倒金字塔結構撰寫具有吸引力的新聞稿。
2. 新聞倫理與法律基礎:探討隱私、名譽、版權等媒體相關法律議題,強化學生的新聞專業素養與責任感。
3. 提升媒體素養與批判性思維:通過實地採訪、案例分析和多媒體新聞製作,鍛鍊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的應變能力和資訊判斷能力。
4. **熟悉多媒體報導方式**:結合文字、圖片與影音,製作適合現代傳播需求的多元化新聞報導。
課程內涵
以新聞的基本概念為核心,培養價值判斷與結構,採訪與撰稿技巧,以及新聞編輯與多媒體整合能力。
1.新聞價值與結構分析:學習如何判斷新聞價值,掌握倒金字塔寫作技巧。
2.採訪實作與資料收集:模擬新聞事件採訪,訓練學生與受訪者互動與資訊整理的能力。
3.媒體倫理與法律:探討媒體中的倫理議題與法律挑戰,案例分析常見新聞爭議。
4.多媒體新聞製作:運用圖文與影音技術,完成多媒體報導作品。
5.模擬新聞室演練:學生分組進行從採訪到發稿的全流程模擬,體驗實務工作環境。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三/7,8[H106]
修課班級:中文系1-4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黃兆璽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三/6
公共事務處處長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媒體與大眾傳播理論》
原文書名: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Foundations, Ferment, and Future
作者:史丹利·J. 巴拉納 (Stanley J. Baran) 與 丹尼斯·K. 戴維斯 (Dennis K. Davis)
中文版翻譯出版:聯經出版社
《新聞採訪與寫作》
作者:鄭貞銘
出版社:五南出版社
簡介:經典新聞學教材,內容涵蓋採訪技巧、新聞撰寫與編輯原則,以及媒體實務經驗分享,特別適合作為新聞相關課程的核心教材。
《數位時代新聞學》
作者:彭芸
出版社:雙葉書廊
簡介:涵蓋新聞學、新聞議題研究。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新聞報導實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