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0214 台灣考古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考 45
期末考 45
出席率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4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63 人,選上機率為63%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屈慧麗

教育目標

本課程偏重人類學中的「考古學」研究,期中考前以介紹考古學的知識背景為主,之後的區域研究是以台灣史前史為主的研究成果,介紹台灣的考古學發展,以及以台灣及其周邊為專題領域等方面。 一般將台灣考古學的開始定為1896年,早期多為探險式的遺址發現調查,後期才見機關團體進行系統性的調查與研究,在日本學者主導約五十年的時間奠定了台灣考古學的基礎。到1950年代前後,大陸中國學者來台,帶來中國考古學的歷史研究方法,確立了台灣考古學的文化史研究方向。1970年代以來,留學生陸續引進西方的新知識,讓今日的台灣考古學更加多元。 台灣史前史始於更新世晚期的舊石器時代,當時人類藉由冰河時期的陸橋從東亞大陸步行進入台灣島。到了六千年前又有大量的南島移民帶來新的技術與生活方式,此新石器時代在台灣各地深入適應與發展,形成特有的文化面貌。到了兩千年前,鐵器的出現取代了長久以來的石器,導致生活方式的劇烈改變。鐵器時代也是與外界大量進行物資交換的時代,從這個接觸過程中,台灣原住民學得了新知識與新技術。到了十七世紀則是由貿易帶來文化的接觸與影響。雖然地處海島,但是史前以來的台灣便不斷地透過各種方式吸收外來要素,並融合於多樣的本島文化之中。 此外,史前台灣和其周邊地區有著緊密的關係,認識我們周邊地區的發展亦是暸解台灣的重要管道,因此於課程最後亦將安排若干相關區域的考古介紹。 無論從學史角度或台灣史前發展脈絡來看,台灣考古學皆有其獨特性質,此為台灣考古研究須把握的基礎。 本課程兼具「考古學」導論與「台灣研究學程」等兩項目標,具體而言,主要期待在讓同學藉此深入考古學以及台灣之考古學研究概況。

課程概述

1.了解台灣史前史的時空架構 2.復原台灣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 3.探討台灣原住民與史前人的關係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Colin Renfrew & Paul Bahn著2015《考古學 理論方法與實踐》
陳淳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
屈慧麗 2009 《城市考古-隨筆與論述》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中。
屈慧麗 2023 《中部人說故事-兼論黃炫星先生捐贈水蛙窟遺址標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台中。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台灣考古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