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0363 西洋哲學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成績 | 20 | 缺席一次扣5分,如缺席四次,此部份零分。因事或因病無法出席時,必須事先請假並出具證明。 |
課堂筆記 | 20 | |
學期考試 | 6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0人,已有78 人選讀,尚餘名額2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本課程講授自文藝復興以降至十九世紀的⻄方近代哲學史之主要思潮與哲學家思想。承繼西洋哲學史(一)對古典哲學與中世紀哲學的認識,本課程將以文藝復興時期作為分界,探討此時興起之人文精神對後續思想的影響暨哲學探討方向的轉變。
課程內容包含近代自然哲學中講究實證精神與科學知識的萌芽、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爭,以及十八世紀啟蒙運動與近代政治哲學發展如何由康德鼎力繼承,最終將哲學思想引入德國觀念論,及由此誕生的德國浪漫主義與⺠族主義思想。相較於希臘真理的時代,中世紀的神學時代,近代哲學是展現理性光輝的時代,希冀藉由哲人介紹與哲思討論使學生熟悉西方哲學史之發展脈絡,面對近代⻄方哲學中有關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政治與社會哲學等思想有一 宏觀視野,以利銜接當代⻄方哲學的學習,且從中訓練預先掌握未來哲學發展之趨勢觀察,使哲學經驗為生命所用。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3-3
上課時間:五/2,3,4[H216]
修課班級:哲學系1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傅偉勳(2013),《⻄洋哲學史》,三⺠。
柯普斯登(2004),《⻄洋哲學史》,黎明出版社。
Kenny, A. (2018). An illustrated brief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John Wiley & Sons.
Tlumak, J. (2007). Classical Modern Philosophy: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洋哲學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