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0370 善與義務:人工智慧倫理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閱讀筆記與上課學習單 30 當天上完課後48小時內上傳。
課堂參與討論 30 依據提問或公共討論系統的發言紀錄。
期中考試 15 Take home exam 24小時,未繳交者,本課程得不予以通過。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5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9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甘偵蓉

教育目標

本課程旨在帶領學生認識及反思AI這項技術及其應用所涉及的倫理、風險與社會議題。首先,將簡介學習機器學習AI的發展歷史以及國際倫理規範,以及哲學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其次,將說明AI的資料來源和分類如何影響AI的預測或決策。接著,將探討AI模型和演算法的設計,並分析AI技術所涉及的社會性與政治性等問題。另外,本課程亦討論AI應用之後所帶來的人類生存危機感、偏誤與歧視、加劇既有的社會不平等、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勞動產業鍊及剝削等倫理與社會爭議。最後,本課程期待修課學生能針對目前已知發生倫理社會爭議的AI專案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Borg, J. S., Sinnott-Armstrong, W., & Conitzer, V. (2024). Moral AI: And How We Get There. Random House.
2.Russell, S., & Norvig, P. (2021). Chap. 1 & Chap. 27.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modern approach (4th e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3.Gabriel, I. (2020).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alues, and alignment. Minds & Machines, 30, 411–437. https://doi.org/10.1007/s11023-020-09539-2
4.Russell, S. (2019). Chap. 7 & Chap. 10. In Human compati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roblem of control. Penguin.
5.Vallor, Shannon (2016). Technology and the Virtues: A Philosophical Guide to a Future Worth Wanting.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6.凱特.克勞馥(Kate Crawford) (2022),第二、三、四章,出自《人工智慧最後的秘密》,臉譜文化,pp. 71-108。
7.泰娜.布策(Taina Bucher) (2021),第ㄧ、二、四章,出自《被操弄的真實:演算法中隱藏的政治與權力》,台灣商務印書館。
8.維吉尼亞.尤班克斯(Virginia Eubanks) (2022),第三、四、五章,出自《懲罰貧窮》,寶鼎出版。
9.凱西.歐尼爾(Cathy O’Neill)(2109),第一、十章,出自《大數據的傲慢與偏見》,大寫出版。
10.約蘭德(Yolande Strengers) &珍妮.甘迺迪(Jenny Kennedy) (2023),第一、二章,《智慧妻子》,陽明大學交通出版社。
11.尼克.伯斯特隆姆(Nick Bostrom)(2016),第十三、十四、十五章,出自《超智慧》,八旗文化。
12.甘偵蓉(2023),〈人工智慧科研倫理與風險之基本認識〉,《科技、醫療與社會》季刊,37: 167-220。
13.甘偵蓉(2024),〈AI開發過程的倫理權衡:自駕車決策案例研究〉,中研院《歐美研究》季刊第54卷第1期,頁1-68。DOI: https://doi.org/10.7015/JEAS.202403_54(1).0001 (THCI/TSSCI)
14.甘偵蓉(2024),〈人工智慧系統應該內建倫理嗎?人工道德行為者之探討〉,《危機時代的哲學─「後」疫情時期的反思》,五南圖書出版。ISBN: 978-626-393-008-7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善與義務:人工智慧倫理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