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1441 貨幣銀行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期中考 | 35 | |
期末考 | 35 | |
分組討論及個人報告 | 20 | |
出席 | 1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100人,已有72 人選讀,尚餘名額2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平河教育目標
貨幣銀行學是一門研究貨幣、金融機構、銀行系統、以及這些元素如何影響經濟運行的學科。這門學科的內容相當廣泛,涵蓋的主題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貨幣在現代經濟中的角色,並深入探討金融市場與政策對經濟的影響。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學習領域:
貨幣的定義與功能:了解貨幣的基本概念,並學習它在交易、價值儲藏、計價單位等方面的功能。
貨幣的形式:包括現金、電子貨幣、虛擬貨幣等各種不同形式的貨幣及其運作機制。
利率理論:分析利率如何影響經濟活動,例如借貸、投資和儲蓄,並學習如何根據市場狀況和中央銀行政策來理解利率變動。
金融機構與市場:研究各類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的功能,及其如何影響市場的流動性和資金配置。
貨幣供給過程:了解貨幣如何進入經濟體系,特別是銀行系統的貨幣創造過程,及其對經濟活動的影響。
中央銀行體系和功能:學習中央銀行的角色,包括貨幣政策的制定、控制通脹、維持金融穩定等。
貨幣理論與政策:探討不同的貨幣理論(如貨幣數量理論、IS-LM模型等)以及如何運用貨幣政策來達成經濟目標(如控制通脹、促進就業等)。
國際金融:分析全球金融市場、外匯市場及國際貿易對貨幣的影響,並學習國際資金流動、匯率政策等。
由於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貨幣銀行學的學習有助於學生了解金融市場的波動,並深入探討政府如何透過貨幣政策調控經濟,應對通脹或經濟衰退等挑戰。金融業的快速變化以及政府推出的新金融產品,要求學習者具備靈活應對市場變動的能力,並理解政府政策對市場的影響。
課程概述
本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了解金融體系簡介、貨幣的功能、演進與定義、利率的基本概念、利率的決定因素、利率期間結構、貨幣需求、銀行業的結構與競爭、銀行管理、外匯市場、聯邦準備系統、貨幣供給過程、強力貨幣與貨幣乘數及貨幣政策工具探討。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四/2,3,4[M120]
修課班級:會計系2-4
修課年級:2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陳平河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上課教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貨幣銀行學(Mishkin/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11e)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貨幣銀行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