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1937 企業社會學概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出席 | 20 | 每週點名 |
課堂心得 | 50 | 共繳交五份,每人每份至少800字。 |
期末報告 | 30 | 從《香港製造:跨太平洋網絡與全球化新史》和《打造創新路徑:改變世界的台灣科技產業》二本著作中擇一撰寫書評,每人每份至少2400字。(含彈性學習)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5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47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鈺偉教育目標
對現代社會來說,「企業」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企業不僅是一種追求效率的經濟組織,更形成了現代社會的基礎結構(infra-structure),是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提供者。在戰後,臺灣企業蓬勃發展,帶動臺灣經濟向上提升。可以說,「企業」這個議題,對臺灣社會的總體發展,有它的重要性與時代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政府實施幣制改革、土地改革、四年經濟建設計劃,以及1950年代美援的恢復,臺灣經濟開始蓬勃發展。臺灣在政府政策的推行,以及在日本和臺灣在地貿易商的牽頭之下,大量的國際品牌訂單來到臺灣,創造促使中小企業得以成長的經濟環境,而臺灣中小企業也把握住了機會,接下了來自國際市場的訂單,快速崛起成為製造國際品牌商品的重要生產者。在1960年代越南戰爭及臺灣出口導向政策的拉動下,許多加工出口區陸續設立,成功的吸引外來投資、拓展外銷、增加國內就業以及引進新技術。在1980年代後,「產業升級」成為政策核心,並推動高科技政策,促進密集工業發展,而在這一系列的發展過程中,作為關鍵行動者的企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有鑑於企業在戰後臺灣社會變遷中的重大影響力,社會學家Gary G. Hamilton和高承恕教授分析了臺灣企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提出了他們的觀察。首先,他們指出持續組織化的彈性協力網絡是臺灣企業運作的核心所在,而彈性協力網絡這一個具在地特色的商業網絡是立基在「關係」之上,漢人的商業網絡是一種特別的「關係」,此種「關係」是深深地根植在社會制度中,而非企業或是市場,此種「關係」也是一種不斷組織化的過程,最重要的是,漢人的商業網絡是一種關係紐帶的表達、是一種社交禮儀的事情,多過於制度結構以及對組織邊界的表明。第二,他們指出在世界經濟中,臺商具有高度的靈活性,Hamilton和高承恕教授用英文諺語「Turing on a Dime」指出臺商這一特性,從電腦製造業的興起中臺商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看到這一特性,臺灣企業從替IBM代工電腦零件開始的過程中,逐步學習如何去提升產品的品質,與此同時,許多電子零件的供應商(包含電視機、電子遊戲機製造商)因此逐漸掌握了電腦製造的知識,為他們後來進軍電腦製造業奠定了基礎。臺商藉由模仿製作國外的電腦產品的機會自我學習,掌握了電腦製造的知識,以及不創立品牌,而是成為國際電腦品牌的主要合作夥伴廠商,臺灣電子產業成功在世界經濟中有了一席之地。最後,Hamilton和高承恕教授透過長時段的研究尺度,分析了「臺灣經濟與社會」的巨大轉型,在1965年之後,「美國製造」逐漸地被「東亞製造」所取代,臺灣企業也就在這段時期累積自身實力,到了1985年的廣場協議後,當臺灣企業迫於形勢轉進中國大陸和東南亞時,許多臺灣企業仍順利地存續(也有許多企業退場),與前面二十年的累積有著密切的關係。
本課程主要希望帶同學了解臺灣經濟與社會的變遷過程,以此對近代臺灣企業的形成與其在社會中的地位有所探討,換言之,本課程期望可以幫助學習者深入了解在臺灣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歷史脈絡中,企業在臺灣社會中的影響力及其所扮演的角色。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3
上課時間:二/2,3,4
修課班級:社會系1-4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陳鈺偉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每週二下午3點至4點,社會科學院SS306教室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Hamilton, Gary G.、Kao, Cheng-Shu(高承恕), 2017, Making Money: How Taiwanese Industrialists Embraced the Global Econom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于宗先、王金利,2000,《台灣中小企業的成長》。臺北:聯經。
王宏仁,2019,《全球生產壓力鏈:越南台商、工人與國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王振寰、朱元鴻、黃金麟、陳介玄主編,2014,《西方與東方:高承恕與臺灣社會學(經驗研究篇)》。高雄:巨流圖書。
矢內原忠雄著,黃紹恆譯,2022,《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新北:大家。
吳介民,2023二版,《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增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谷浦孝雄編著,雷慧英譯,2003,《台灣的工業化:國際加工基地的形成》。臺北:人間。
林玉茹,2000,《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臺北:聯經。
林玉茹,2023,《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新北:聯經。
林仁川、黃福才,2001,《台灣社會經濟史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林滿紅,2018二版,《茶、糖、樟腦業與台灣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卓克華,2007,《清代臺灣行郊研究》。新北:揚智。
周添城、林志誠,1999,《台灣中小企業的發展機制》。臺北:聯經。
洪世章,2021,《打造創新路徑:改變世界的台灣科技產業》。新北:聯經。
洪紹洋,2021,《商人、企業與外資: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1945-1960)》。新北:左岸文化,遠足文化。
洪紹洋,2022,《企業、產業與戰爭動員:現代臺灣經濟體系的建立(1910-1950)》。新北:左岸文化。
柯志明,2006二版,《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
高承恕,1999,《頭家娘――台灣中小企業「頭家娘」的經濟活動與社會意義》。臺北:聯經。
高淑媛,2012,《臺灣近代化學工業史(1860-1950):技術與經驗的社會累積》。臺北:台灣化學工程學會。
高淑媛,2014再版,《經濟政策與產業發展―以日治時期臺灣鳳梨罐頭業為例》。新北:稻鄉出版社。
高淑媛,2016,《臺灣工業史》。臺北:五南。
陳介玄,1990,〈關係與法令:台灣企業運作的一個傳統面向〉。《思與言》28(4): 47-64。
陳介玄,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的社會經濟分析》。臺北:聯經。
陳介玄,1998,《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轉型中的中小企業》。臺北:聯經。
陳介玄,2001,《班底與老闆:台灣企業組織能力之發展》。臺北:聯經。
陳介玄,2005,《制度變遷與產業發展:從工業到金融體制之轉型》。臺中:文笙國際金融。
陳信文、李文乾,2012,《臺灣現代化學工業史擴張期(1986-2010):新科技產業的創立》。臺北:台灣化學工程學會。
陳家豪,2018,《近代台灣人資本與企業經營:以交通業為探討中心(1895-1954)》。臺北:政大出版社。
陳敏郎,1995,〈交際、交情與企業的經營―「關係」運作下的經濟行動與社會生活〉。《思與言》33(3): 261-294。
陳慈玉,2004,《台北縣茶業發展史》。新北:稻鄉出版社。
張家銘,2006,《台商在蘇州: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考察》。新北:桂冠圖書。
張維安編,2001,《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臺北:聯經。
黃仁德、胡貝蒂,2006,《台灣租稅獎勵與產業發展》。臺北:聯經。
黃福才,1990,《臺灣商業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馮健倫,2020,《以金抑鈔:近代中國黃金政策與黃金運臺經緯及影響》。高雄:巨流圖書。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聯經。
楊彥騏,2001,《台灣百年糖紀》。臺北:果實出版社。
溫肇東主編,2016,《紡古織今:臺灣紡織成衣業的發展》。高雄:巨流圖書。
翟本瑞,2006,《十字路口的台灣經濟》。臺中:文笙國際金融。
趙蕙鈴,1995,〈協力生產網絡資源交換結構之特質――經濟資源交換的「社會網絡化」〉。《中國社會學刊》(18): 75-116。
劉仁傑,1999,《分工網路:剖析台灣工具機產業競爭力的奧秘》。臺北:聯經。
劉進慶著,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林書揚校訂,2012修訂版,《台灣戰後經濟分析》。臺北:人間。
潘美玲、張維安,2001,〈彈性生產與協力網絡:協力廠觀點的個案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5): 201-242。
賴宗成、陳琮淵,2015,《藥向前行:臺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企業社會學概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