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1946 社會階層與流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 20 課程將不定時、隨機點名,點名未到以曠課視之。
閱讀心得 50 同學可自選周次撰寫當週指定閱讀筆記。
期中作業 10 以期末報告預期的內容為題材,繳交1~2 頁的報告構想。
期末報告 20 以期中報告為基底的學期報告,可結合上課內容的討論並延伸撰寫。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5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35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儒晟

教育目標

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的研究,長久以來一直都是社會學的研究重心之一。我們比較熟知的,恐怕也只是新聞報導常說的貧富差距或公平、正義原則等面向,對於其他社會面向(不論是機制或結構)的時常有意無意的被忽略或淡化,這些面向包括:家庭背景、教育、勞動市場、性別、職業、收入、種族、宗教、居住地區、財富、休閒型態等等,不勝枚舉。 在課程開始前面幾週,會先跟各位同學介紹社會階層的一些階層化理論概念與流動面向。先有一個概念:階層化是一個創造、維持、改變既有社會結構的過程,因此它是動態的、易變的,就像水流一樣會隨著渠道的方向(社會外部環境)而改變。在後續的課程中,將針對家庭背景、教育、勞動市場、性別、職業與收入、風險社會、健康,以及社會結構等面向更近一步的探討。 透過這門課程,希望各位同學能夠更加了解社會不同面向的差異、不均、不公平乃至於階層化的情況。在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理解背後更深層因素的影響與機制,同時配合同學們的實地觀察與研究報告,藉此期待同學們能在這堂課之間激盪更多不同、多樣的想法。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謝雨生、傅仰止主編,2012,《台灣的社會變遷 1985~2005:社會階層與勞動市場》。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所。
2. 黃毅志,2002,《社會階層、社會網路與主觀意識》(二版)。臺北:巨流。
3. 許嘉猷,1986,《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臺北:三民書局。
4. Grusky, David B.(戴維‧格倫斯基)著,王俊等譯,2005,《社會分層》,第二版。北京:華夏出版社。
5. 期刊論文,如周次說明。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階層與流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