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1953 藝術與社會發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程討論 | 30 | 出席時,需參與討論提問 |
期中作業 | 30 | 團體報告 |
期末作業 | 40 | 個人報告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5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9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魏少君教育目標
藝術活動對於社會集體的意義是什麼?傳統社會學研究,主要在考察人類社會的集體現象,系統制度的運作,知識與權力的關係,行動者的邏輯,文化意義的詮釋,以及整體社會發展與變遷過程。我們將一起思考,藝術活動長久以來,作為人類集體活動的現象之一,究竟在社會發展的道路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本課程將探討,藝術如何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台灣的社會發展現象?在台灣的現代化經驗中,以國家領導的工業化進程,產業資本發展為導向的社會架構下,行動者如何認識、理解、接受藝術的意義與價值?並以各種藝術形式與社會介入的概念,以及社會行動者的藝術創作、藝術接受過程,考察晚近藝術與社會發展的經驗。
課程的問題意識討論,一方面,從結構主義的觀點來看,藝術,在人類社會中作為一種集體現象,廣泛地受到一個社會的文化、政治經濟脈絡所影響,傳統意義上,藝術幾乎是受社會結構制約下的產物。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將同時考察行動者的邏輯,問題不再限於什麼是藝術,而是藝術對行為者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將思考一系列研究人類如何持續創造意義的進程,為什麼在某個時期,一些事物會被定義為「藝術」,一些人被稱之為「藝術家」,而其他的人事物則不被包含在內。另一方面,我們也將同時考察,不同的行動者如何接受藝術?為什麼人類對於藝術的詮釋持續地產生變化?以及這樣的意義典範轉變,又對社會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效應並實踐出新的社會價值?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五/5,6
修課班級:社會系1-4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推廣部隨班附讀請獲得老師同意。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魏少君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每週課後於教室晤談,請事先預約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周靈芝,2012,⟪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台北:南方家園文化出版社。
Alexander, Victoria, D.著,章浩,沈楊譯, 2013,⟪藝術社會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Heinich, Nathalie著,何蒨譯,2016,⟪藝術為社會學帶來什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Koren, Leonard著,王年愷譯,2019,⟪藝術家在做什麼?⟫。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Foucault, Michel著,謝強,馬月譯,2009,⟪馬奈的繪畫⟫。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Berger, John著,戴行鋮譯,2009,⟪觀看之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Berger, John著,連德誠譯,2007,⟪畢加索的成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Benjamin, Walter著,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Marcuse, Herbert著,劉繼譯,2006,⟪單向度的人⟫。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參考影片
「名畫的控訴」
「抽象」紀錄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藝術與社會發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