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2024 家庭社會工作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出席 10 依出席比例給分。
課堂參與 10 依課堂活動參與、發言、活動單給分。
期初-家庭政策報告 20 評分以政策背景資料完整性、分析深度、批判思維表現及報告的組織與表達能力為指標。
期中測驗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99 人選讀,尚餘名額-29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葉依琳

教育目標

家庭社會工作課程以探討家庭在現代社會中的多樣性與挑戰為核心,強調家庭作為人們最初且重要的生存情境,深受社會變遷影響的多元樣貌。本課程目標在於引導學生理解家庭系統動力,培養以家庭為中心的處遇視角,並掌握多元家庭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與實務技巧。 課程涵蓋家庭系統與動力、家庭壓力與生命週期、家庭資源的生態系統觀點等主題。通過理論講解、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元教學方式,學生能學習如何對家庭現況進行評估,制定處遇計畫,並運用專業倫理與價值應對複雜家庭問題,注重對邊緣與弱勢家庭的價值澄清,討論家庭政策和多元文化的倫理議題,並以家庭為中心與社區為基礎,探索當前社會福利體系下的介入策略。此外,學生也將透過回顧自身原生家庭的歷史與經驗,深入理解家庭系統的動態過程,增強未來在實務場域中的應用能力。 課程成果期望學生能夠具備系統評估、資源整合以及處遇執行的能力,為未來成為專業的家庭社會工作者奠定堅實基礎。

課程概述

隨著時代快速變遷,家庭的樣態多元且複雜,家庭社會工作是針對多樣化家庭的生態進行系統動力的瞭解,針對家庭所面臨的諸多困境,採取專業系統評估與多元化的綜融處遇。由於社工所面臨的家庭處境常是邊緣與複雜的,如何以合適的價值、態度與倫理偕同弱勢家庭或系統網絡間合作,並秉持以家庭為中心、社區為基礎的接軌當今的社會福利體制,以有效的因應相關難題,均是本課程將探討的重點。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謝秀芬(2011) 家庭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第二版。台北:雙葉。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家庭社會工作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