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2504 基地計劃(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期中檢測 30 實作練習
期末報告 40 主題報告
平時成績 20 不定期平時作業與建築設計課搭配
學習態度及出席 10 含點名,課堂提問與參與度等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5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2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何炯德

教育目標

基地計畫(Site Planning)為一綜合建築、都市計畫、都市設計、都市研究與景觀等各類空間知識之學習課程。基於空間尺度(Scale)觀點可從建築、都市及地景專業三方面來進行論述:其中涉及物理空間環境、行為活動、界定空間特質之制度與建築空間計畫策略等之學習。因此,本課程將以三個面向提供學生以不同尺度觀念理解基地計畫之內容,並同時擴展對於"基地"之定義與理解範疇,進一步促使基地計畫論述與方法對於設計操作之雙向辯正與運用。以期學生對於建築、基地、環境空間以至於都市間之複雜社會空間關係有所初探,以深化具整合性之空間計畫/設計專業。 一.基(敷)地計畫理論.定義及規劃 二.基地調查、分析與計畫策略 三.基地與都市議題 (含非都市、特有規劃類別與敷地規劃與設計操作案例)

課程概述

本學期課程是關於上學期敘述有關基地計畫各種要素的整合,探討整合思考所涉及的理念與型態。 基地的規劃不僅在解決關於安全使用感覺的問題,也在於選擇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從某些哲學觀點而言,基地規劃的目標是將基地塑造成一『有意義的地點』。或者說,基地規劃是將價值觀展現在一特定環境尺度的操作過程。這些價值觀可能涵蓋不同的層面:對環境資源的態度,對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的相對看法,宗教或政治理念,美與秩序的概念,歷史與時間觀,生活方式的選擇…..等等。這些價值觀並非普遍性,因地理的特徵,個別的文化,時代背景等因素而產生差異,但也並非沒有跨越的共通性。 課程由某些脈絡明顯,而可具有整合規劃與設計作用的理論、學派、類型特徵作為講授架構的基礎,概要描述其特質、內容以及代表性案例,同學除參與上課與考試外,還需完成一份相關題材的研究報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敷地計畫(第三版) Kevin Lynch & Gary Hack張效通譯,北市:六合出版社 1992
2. 基地規劃導論,黃世孟等編,北市:中華民國建築學會 1995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基地計劃(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