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2507 臺灣近代建築史(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出席率 15
課程參與度 25
指定作業 30
期末作業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5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3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柳青薰

教育目標

本課程是關注近代東西方交流的過程中,將“Architecture“的概念與相關的知識內容具體化的建構過程,並釐清「台灣近代建築史」的輪廓為教學目標,最主要是跳脫傳統建築史的教學方式,是以「物」為核心課題,亦即是傳統史學中以物作為佐證史料的策略,藉由各別的「建築物」來還原特定時代的詮釋方式。本課程最主要是依循「新史學」的研究方法,採取年鑑學派(École des Annales)的理論基礎,以多元的史觀來進行台灣建築史的建構與討論。因此,本課程就形式上並非是以編年的方式,針對台灣在不同時期的建築形式進行教學與討論,因此在教學的實務上,本課程並不特別重視對於特定建築形式的指認與辯證。亦即跳脫將建築作為時空背景與政經局勢還原點的設定。 因此本課程是著重於理解已經具有「營建文化」的亞洲國家,如何在東西化內容交流,逐漸磨合出新的專業內容,以及如何界定專業意識與專業內容的過程,借鏡相對較早有系統的接觸到西方“Architecture“概念;更將其字定名為「建築」,更藉由殖民統治而帶動台灣現代化建設的日本為例,從其發展的過程過程來看,「建築」實際上是一個因應和英翻譯的對應名詞,事實上日文中的「建築」一詞是新創的「和製漢語」,詞語創造的動機是為了對應由明治維新後由西方引進的新式技術,因此並未涉及詞語內容的辯證,諸如新舊文化之間的交涉等等,因此「建築」作為一個被後設詮釋的新創詞句,其所指涉的內容實際上是非常混沌未明的,而這種模糊的狀態也隨著殖民統治而倉促的傳入台灣,甚至也影響中國。 如果更近一步,從各種相關的研究文獻與史料中,可以發現「建築」所指涉的專業內容其實是相當浮動的,甚至在不同的社經局勢下,對於「建築」所應對應的專業意識與內容都是不一樣的,而這種多元且浮動的專業意識,實際上是因為相對寬鬆的知識建構過程所引起,因此研究者是以「風格」或「形式」等視覺概念來切入,必然會得到更為偏狹的結論。另一方面,當討論的主題時「台灣建築」時,就可以發現在相關的語境下,台灣作為討論建築的前提的條件下,對於所謂的建築專業意識的討論,實際上是更為主動積極的態勢,而不再只是因為日本殖民統治而引發專業技術在地化的被動態度。 因此本課程的安排,在上學期是著重於討論在不同的政經局勢下,對於「建築」的專業意識的影響與建構的過程。從而理解到「建築」實際上是一個被後設詮釋的浮動概念,並且理解在不同的條件因此狀態下,「建築」所分別攝授的知識內容究竟為何。因此本可成的教學規劃,上學期專注於戰後到建築師制度被建立的過程,著重於討論制度確立的過程中,建築的專業意識如何逐漸被確立,以及如何清楚劃分出專業內容的過程,並且以「鄉土文學」運動來作為收攝課程的討論進程。因此下學期將會從「鄉土文學論戰」在重啓討論。之所以會如此側重「鄉土文學論戰」,最關鍵的意義在於,本課程實際上將上學期的教學重點,放在討論台灣在建築專業制度建立過程中的被動角色,而「台灣」在「鄉土文學論戰」中所萌生的「台灣主體意識」,更強化了台灣對於建築的專業意識更為直接且主動的作為,因此本課程上學期的規劃上是從「鄉土文學論戰」開始進行到當代的建築發展為主。 因此,本課程下學期的進度安排,將以「鄉土文學論戰」到當代的時空範圍為主,亦即1980年代到當下的社會局勢。另一方面,由於論述的時空條件與當下的生活環境重疊,因此教學方式將不以LECTURE方勢為主,而是藉由討論來溝通與交流。因此授課方式會是以閱讀當代重要的理論文獻,並且針對內容進行討論,從而陪有能夠進行「理論批評」的能力。期望藉此能夠讓參與課程的同學跳脫以往從建築形式進行視覺上的美學評判為主的思維模式,而是能在「 認識論」的基礎上,建構出各自的知識方法,更深入且直接的討論創作意圖與形上概念的思辨。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Le Marxism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48.

李元明譯,《馬克思主義的當前問題》(Problemes actuels du Marxisme),北京:北京三聯,196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文明,1994。

包亞民主編,《現代性與空間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Conner, Clifford D.(2005).A People's History of Science: Miners, Midwives, and "Low Mechanicks".Nation Books.

Benjamin, Walter,劉北成譯,《巴黎,19世紀的首都》,上海:上海人民,2006

吳寧,《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Dant, Tim,曾佳婕譯,《社會批判與文化》(Critical Social Theory: Culture, Society, and Critique),永和:韋伯文化,2009

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第55期,頁1-24,2009

Highmore, Ben,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Theory),永和:韋伯文化,2005。

Deleuze, Gilles. “Synthesis and Time.” Cours Vincennes lecture, 14 Mar. 1978, English transcript by Melissa McMahon, www.webdeleuze.com/textes/66.

Farrington, Benjamin(1969).Science in Antiquity.Oxford UP.

Gille, Bertrand,Brainch, J.(trans.)(1986).The History of Techniques: Techniques and Sciences.Gordon and Breach.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臺灣近代建築史(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