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3176 社會:多元公民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率與課堂參與 | 20 | |
文本心得 | 15 | |
期中報告 | 20 | |
期末報告 | 20 | |
書面報告 | 25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5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教育目標
1. 課程精神
(1)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透由通識課程協助老師生命智慧與學生生命探索的相互宏通;通識課程不是專業教育的基礎課程;授課老師所提供的課程知識,只是讓老師生命智慧與學生生命探索相互宏通的藥引(催化劑)。因此,通識課程不只是知識學習,更加重視師生生命價值的相互提升,也就是知識與品格的相互成就。通識課程「老師的樣子」比「老師的知識更」為重要,「老師的樣子」正是老師的修為。(2)「人文社會自然永續實踐」本為一體,不應區分有別,皆是以仁為本, 於人倫日用與天地萬物之間,師生共同實踐體悟生命智慧,而願意與己為善、與人為善、與自然為善。
(3)通識課程以自然領域為路徑引發學生「為天地立心」,以人文領域為路 徑引領學生「為生民立命」,以社會領域為路徑引導學生「為萬世開太平」,以經典與典範為路徑引動學生「為往聖繼絕學」,並融入人文、社會、自然等三大領域。
2. 議題介紹:
全球暖化、糧食短缺、人口爆炸、新冠肺炎病毒、AI與物聯網的聯手、民粹主義、宗教衝突、戰爭、基因改造、假新聞、ChatGPT….種種威脅地球的危機日益嚴重,讓我們一起來關心地球,為地球盡一份心力,就是從自己的學習做起。多年來,聯合國系統始終應對這些憑藉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得到充分解決而需要合作努力的全球性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資訊。本課程嘗試從這些議題中選擇出一些發生在我們環境的現象作深入的認識與瞭解,希望透過討論來加深我們對這些問題的認知並思考如何面對及解決這些問題。本學期選擇宗教與世界秩序、基因改造與道德問題等兩個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一/10,11
修課班級:共必修1-4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博雅書院合作課程,不開放網路選課。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何日生,善經濟。聯經出版社。
2. 哈拉瑞,連結:從石器時代到AI紀元。天下文化。
3. 納達夫‧埃尤爾,反抗:當激進變成主流,正在改寫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的反全球化抗爭。天下雜誌。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多元公民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