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3181 社會:媒體素養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禁用手機心得 30 個人作業;禁用時間至少三週,
讀書心得 20 從參考資料中找一份材料閱讀,寫下讀書心得。(自選討論(各種)媒體現象的書籍亦可)
期末課堂報告 50 分組作業;題目自選,與媒體現象有關即可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6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101 人,選上機率為5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國清

教育目標

社會領域的課程目標在於啟發學生能夠承認差異,願意肯定自我、欣賞他人與尊重差異。 本課程是討論媒體素養的大主題。 近年來因為所謂的假新聞橫行,影響到民眾對公共事務的判斷與選舉投票意向,致使世界各地區的民主國家,不得不開始正視假新聞的問題,台灣甚至還打造了”認知作戰”的詞彙,將假新聞現象,上升到國安問題。 也因此,當眾人現在一提到媒體識讀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這是要教大家如何辨識新聞的真假。但事實上,這樣的思維往往限縮了對「媒體識讀」這件事的理解。只要我們跳開「媒體=新聞」的認知框架,就會發現,媒體識讀需要「識讀」的可不是「新聞」而已,也不只是辨識「真與假」。 概括的說,媒體識讀就是在解讀訊息,解讀中介物/裝置所提供的訊息: 除了辨析訊息的真偽之外,還包括解讀訊息的內容、性質或隱藏的目的,了解媒體本身的屬性、提供訊息的方式、如何製作呈現訊息,訊息背後(是否)潛藏目的,媒體(網路)如何讓大家情有獨鍾,甚至願為之焚膏繼晷、犧牲奉獻;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訊息的接受者,也就是所謂的閱聽人,要回頭反思自身,訊息或媒體如何在影響自己的認知;在與訊息遭遇時,要具備甚麼樣的能力,才能有效的解讀訊息,擺脫(電子)媒體的誘惑,而不為其所左右。特別是在身處在資訊爆炸的今天,在解讀訊息之前,還要知道如何選擇訊息,甚至要知道如何避免讓自己沉沒在巨大的資訊洪流中,以維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基於上述的想法,本課程將打開對媒體識讀的想像空間,不只討論真假新聞的相關議題,以及練習解讀新聞之外,我們將採取網路訊息流通與更新的快節奏,與問題引導或討論的方式,將觀察與討論的觸角,擴大延伸到詐騙訊息、Chat Gpt的衝擊、網路正義、媒體造神、課綱爭議、抖音現像…等各式各樣的媒體現象或議題(視學期長短而定)。除此之外,本課程還設計了禁用手機(至少)三週的作業,讓修課同學能在動與靜的練習中,深刻體會媒體對我們的認知與日常生活的影響。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Postman, Neil
1994《童年的消逝》。蕭昭君譯。台北: 遠流出版社
2016《娛樂至死》。蔡承志譯。台北: 貓頭鷹出版社
齋藤孝 2020《讀書才能抵達的境界》。鍾嘉惠譯。台北: 采實文化
Carr, Nicholas 2019《網路讓我們變笨?》。王年愷譯。台北: 貓頭鷹出版社
孫中興2023《詐騙社會學》。台北: 三采
Ronson John 2016《鄉民公審》。戴至中譯。台北: 商周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媒體素養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