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3859 中文:溝通與表達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參與(含點名) 30 點名超過三次未到,學期成績以不及格計算
平時作業*4 30 共四次作業,最少選三次繳交
期末團體報告 25 每位組員都必須參與書面與口頭報告
AI生成作品與心得 1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介如

教育目標

本課程「溝通與表達」的對象為大一同學,藉由文學作品的主題式閱讀,引導學生思考不同層面的議題。課程首先以文本閱讀與討論的方式進行,進而思考文本與文本之外衍生而出的相關問題,像是對現實社會的關懷,以及個人經驗的分享等。課程包括小說、散文、非虛構寫作與紀錄片等內容,並配合AI生成的實作練習,以增加課程的廣度與深度。透過不同類型的作品閱讀,希望能讓同學理解文學與社會的多元性,也讓學生主動建立起自己的文學觀。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賴香吟:《島》,台北縣:聯經,2000。
胡淑雯、童偉格主編:《讓過去成為此刻:台灣白色恐怖小說選》(卷一),台北:春山,2020。
林易澄、林傳凱、胡淑雯等編:《無法送達的遺書:記那些在恐怖年代失落的人》(增訂版),台北:春山,2022。
廖梅璇:《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台北:寶瓶,2017。
謝凱特:《我的蟻人父親》,台北:逗點文創結社,2018。
陳俊志:《台北爸爸,紐約媽媽》,台北:木馬,2019。
林新惠:《瑕疵人型》,台北:時報,2020。
郝景芳:《孤獨深處》,台北:遠流,2016。
陳楸帆:《荒潮》,武漢:長江文藝,2013。
顧玉玲:《回家》,台北:印刻,2014。
蔡崇隆:《九槍》,2023。(紀錄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文:溝通與表達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