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3860 中文:溝通與表達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作業 30 4次作業,依據課堂規定撰寫
課程討論 15 雙週⼀次,以⼩組形式進⾏,每組需推派1-2位組員分享⾒解
出缺席 10
期中考核 10 AI⽣成輔助之作業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52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林妤

教育目標

本課程著重於⽂學與⽂化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透過不同的「節點」考察⽂學作品⽣發的原因。⼀直以來,身在台灣的⼈們⾯臨了政治更迭、歷史推進、技術⾰新、經濟變遷等層⾯的動向,不斷地選擇、不停地進化與改變,成為「台灣⼈」的外在樣貌,也塑成了台灣⽂化的內在肌理。藉由不同主題的探討,深入台灣⽂學的歷史脈絡與時代意義,將促使學⽣具備多元思考的維度,拓展⽂學閱讀的可能性。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施淑,《⽇據臺灣⼩說選——新世紀經典閱讀版》(台北:⿆⽥,2014年)。
梅家玲、郝譽翔主編,《臺灣現代⽂學教程:⼩說讀本 上/下》(台北:⼆⿂⽂化,2012年)。

王德威,《台灣:從⽂學看歷史》(台北:⿆⽥,2009年)。
陳芳明,《台灣新⽂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
鄧得(Dant Tim)著,龔永慧譯,《物質⽂化》(台北:書林,2009年)。
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台灣理論關鍵詞》(台北:聯經,2019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中文:溝通與表達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