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第2學期-6958 西洋繪畫造形研究(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出席率 | 10 | |
學習表現 | 10 | 參與討論、適時回答 |
自我評核 | 10 | 期末時同學填寫自我評量表,自我評核學期表現 |
期末報告 | 30 | 依上課內容與要求,包含撰寫計畫書,包含創作理念、執行方式、紀錄形式等 |
期末評圖 | 4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0人,已有0 人選讀,尚餘名額20人。
本課程可網路登記,目前已登記人數為 7 人,選上機率為99.9%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守為教育目標
本課程旨在協助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階段之修課學生,對其繪畫創作透過對作品發展脈絡的梳理,找到個人創作的獨特語言,並嘗試著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性的媒材實驗,並深入探索媒材的可能性,並實踐在個人創作上。
課程概述
解析繪畫造形、材質、技法在各個時期面對不同的目的與條件,所呈現的樣貌及思想變遷,藉由造形研究,認識不同技法與色彩的運用,師生共同討論引導學生表現自我創作,研究繪畫主題、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係。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三/12,13[FA107]
修課班級:美術專班1,2
修課年級:1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旁聽、推廣部隨班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張守為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課堂結束後於教室討論,或者E-mail預約在美術系的談話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Will Gompertz 著 , 陳怡錚 譯 (2019) 。《現代藝術家的故事》 。 台灣 : 大是出版社。
Will Gompertz 著 沈耿立 譯 (2018) 。《藝術家想的跟你不一樣》 。 台灣 : 遠流出版社。
Edmund Burke Feldmon 著,何政廣 譯(2011) 。《藝術的創意與意象》。台灣 : 藝術家出版社
林俊吉(2019/09/20),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來世代的跨界素描」,2024/12/08,取自:https://tpr.moe.edu.tw/achievement/reportFile/4b1141f26c22aa4f016c3bae3d072272
Nikolaus B. Pevsner(2019)。《美術學院的歷史》(陳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Norman Bryson, Word and Image: French painting of the Ancien Régim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Carl Goldstein (1996). Teaching Art: Academies and Schools from Vasari to Alb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ò, F., Centeno, S.A. & Mahon, D. Painting with recycled materials: on the morphology of calcite pseudomorphs as evidence of the use of wood ash residues in Baroque paintings. Herit Sci 6, 3 (2018). https://doi.org/10.1186/s40494-018-0166-5
Vandivere, A., van Loon, A., Dooley, K.A. et al. Revealing the painterly technique beneath the surface of Vermeer’s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using macro- and microscale imaging. Herit Sci 7, 64 (2019). https://doi.org/10.1186/s40494-019-0308-4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西洋繪畫造形研究(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