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1學期-1823 科技、社會與文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七篇讀書筆記 63
小組報告與平時出席成績 10
期末小報告 17
期中考 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50人,已有40 人選讀,尚餘名額1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鄭斐文

教育目標

本課程為教育部補助之「科技與社會」課程的一部份,課程目標為將科學、技術與人文兩個看似不相關的領域做跨領域的對話。因此本課程歡迎非人文社會相關的 理、工科系、自然組學生來選讀,並希望所有同學能自發參與每一節課程的討論與準備工作。 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科學/科技早已滲入我們的生活當中。本課程主要是科技與社會((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簡稱STS)的選修課程。承接近幾年來台灣社會科學界sts研究與課程的蓬勃發展,本課程設計主要關注於科學、技術與文化的議題,並藉由文化現象的討論,使得學生省思、瞭解科技與人文思考的關係。一般說來,社會人文科系學生對於科學研究領域比較陌生,也有些距離感,而大部分理工科的學生也比較認為「科技」與「社會人文」是不相關的兩個領域。本課程希望能夠透過討論台灣的一些案例研究,來使學生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複雜的、甚至是不可分割的關連性。 本課程試圖從更多文化角度(結合視覺文化理論)來探討與科技的關係,包括視覺影像、種族與階級、性別等。視覺文化要討論的是視覺技術(攝影、電影、電視、電腦等各類影像)如何在不同歷史中成為科學知識權力展示的一部份、成為支配者的工具(相反的,這些視覺文化也可以成為弱勢者發聲的工具)。因此,在探討文化與科技的關係時,權力的操作與知識生產的關係就很重要。因此,本課程的第一部份將首先介紹STS、SSK (social Studies of Knowledge)的歷史發展,並且由傅柯的權力與知識關係,以及文化研究的後結構主義轉向為主要的理論回顧主題。第二部分將以文化研究與科學研究相關的主題為串連課程的主軸,將關注比較多視覺文化之資料,並從中針對科技與社會之複雜關係進行討論。例如,我們將探討傅柯的主體與凝視概念,如何在科學知識中再現;例如,我們將會參訪科博館並且探討生物學知識對於我們的人的起源的看法為何;以及探討食品科技與社會文化、視覺文化與博物館影像,好萊塢塑造的「恐龍熱」如何影響台灣的科博館展示、小學生的生物學知識以及玩具工業?這些都是當代文化與社會的議題,其與科學以及技術有很重要的關係。第二部分我們要探討科學與性別、階級、種族、多元文化觀點與環保、知識生產、醫療倫理等的關連,著重在討論科學技術內在的政治性,或說是「權力」的因素。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二、主要讀物:
1.傅大為,2009,《回答科學是什麼的三個答案---STS、性別與科學哲學》。群學。
2.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合編),2004。STS讀本Ⅰ、Ⅱ《科技渴望性別》、《科技渴望社會》。群學出版社。
3.陳恆安、郭文華、林宜平(合編),2009,《科技渴望參與》。群學。
4. 成令方(主編),傅大為、林宜平(合編),2008,《醫療與社會共舞》。群學。
5. Sturken, Marita and Lisa Cartwright. 2009.《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臉譜。(以下簡稱「觀看」)

進階閱讀:
6.孔恩,《科學革命的結構》。
7.謝平、賽門•夏佛,《利維坦與空氣泵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科技、社會與文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