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1學期-1824 通俗音樂與社會文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小組報告 20 同學需分小組,輪流每週做閱讀摘要報告,並須email摘要及討論題綱給全班同學,報告之後,要列出三個問題以供同學討論與思考,並且於課程中提出
讀書筆記共五篇 30
期末報告一篇 35 期末小論文,以一萬為度。須有動機、概述、理論模式、簡單分析。請注意引註和參考文獻格式以社會學論文標準。
出席 15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30人,已有15 人選讀,尚餘名額1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國超

教育目標

長久以往,由於學術界的疏忽、輕視,加上原始資料的不足,以及台灣戒嚴體制「去本土化」的歷史背景所致,台灣流行音樂及產業的相關研究論文直到1992年開始,才陸續有論文發表。這不僅牽涉到流行音樂的概念及研究相關理論、思潮移植自國外,且生成流行音樂的社會大環境也是晚近才被發展起來。本課程便是針對流行音樂相關展延議題的基礎課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大家理解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的基本架構。 台灣音樂工業所生產的流行音樂是當前華語世界中重要的流行文化象徵與指標之一。音樂從無形的快樂變成商品,預示了一個由符號構成,販賣無形物質的社會到來,而金錢主宰著此社會的關係。在《德意志意識型態中》中,馬克思和恩格斯主張,「在每個時代,統治階級的思想就是主導思想,在社會中是主導物質力量的階級,同時也主導著這個社會的精神力量」。也就是統治階級在擁有控制物質生產手段的基礎上,也能確保控制精神生產手段。因此在第一單元中,我將針對通俗文化的一些基本理論,先做出必要的討論。 其次,從國家的立場來看,音樂所具有的社會功能不外是教化國民、凝聚國族意識、精神動員、維持經濟生產與再生產的安定,或是民粹主義式的收編民心。台灣戰後通俗音樂在公共領域的統理與國外不同的是,在長達近四十年的戒嚴體制下,通俗音樂不是完全自主的商業機制,而是與社會控制系統、廣電政策緊緊相扣的一環,而這種國家介入音樂生產的歷史,還可以上推到三0年代日治時期的皇民化運動。換言之,通俗音樂在台灣的發展歷程上,與殖民政治一直有著千絲萬縷的糾結。因此,本課程的第二部份,將探討的是台灣的通俗音樂發展與殖民現代性的關連。 戰後在殖民背景所雜交出特有的黨國資本主義下,通俗音樂所賴以生存的有聲媒體(電台、電視)一方面受困於國民黨在言論方面的積極操控,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的邏輯下發育長大,成為以娛樂為導向的節目設計。這種政治雙重壓力夾縫下生存發展的通俗音樂,進入六0年代以後,台語歌曲被壓制,國語歌曲成為國家所認可的獨大體系,而其主題也多半只圍繞在「愛情」這個主題。除此之外,關於台灣各種不同族群的生命情境、人文、土地關懷,政治社會的反省等等議題都嚴重萎縮成為唱片工業的絕緣體。證諸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由於國家力量的作用不同,而形構出各階段不同的樣貌與特質,因此在第三單元中,我將焦點集中戰後不同時期的通俗音樂的型態,它如何反應社會的變遷以及政治情緒。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Frith, Simon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中譯本:搖滾樂社會學,萬象圖書)。
2. Frith, S., Straw, W., and Street, J. (eds)(2001)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op and Roc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劍橋流行與搖滾樂研究讀本》,台北:商周)
3. 陶東風主編(2008),《大眾文化教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
5. 葉龍彥。《台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台北:博揚文化。
6. Attali, Jacques(1995),宋素鳳、翁桂堂譯,《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台北市:時報。
7. 黃裕元(2000)《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吳國禎(2003),《吟唱台灣史》,台北:台灣北社。
9. 吳明義(1993),《娜魯灣之歌:阿美歌謠選粹120》。台東:交通部東海岸管理處。
10. 方漵溱(2000),《日據時代台語創作歌曲之研究:1932-1939》。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莊永明(1994),《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
12. 許常惠等(1977),《流行歌曲譚》(台北:中華日報社,1977年)。
13. 王櫻芬,《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台灣音樂調查(1943)》(台北:國立台大圖書館,2007年)。
14.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1998年)。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通俗音樂與社會文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