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1學期-2711 社會: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成績 20
期中考 30
期末考 30
期末報告 2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63 人選讀,尚餘名額1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維新

教育目標

本學期的社會學課程,主要是以日常生活的結構為探討的主題,討論日常生活結構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段的可能與不可能。此處所指的日常生活結構,是指相對於經濟生活的物質生活。所謂物質生活,當然是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包括食物、住房、衣服、奢侈品、工具、貨幣、城市。 人的生活一大半淹沒在日常瑣事之中。無數的行為都是自古繼承下來的,無章無序累積的,無窮無盡重複的,直至現在。它們幫助我們生活,同時禁錮著我們,在我們整整一生中為我們做出決定,指令我們作什麼或不作什麼。這些東西有時候,常常超過人們的估想,可以被追溯到久遠的混沌年代。積年累世、非常古老並依然存活的往昔注入了當今的時代。 讓我們打開一扇新的窗子,回到社會學最根本的日常生活結構。本課程嘗試處理社會學中的基本課題,目的是為了培養同學們面對大問題的能力,在歷史的時間縱深中,在全球的空間廣度中,拉高對問題掌握的高度。如果你對日常生活結構中物質的文明這個課題有興趣,歡迎你一起來探討。

課程概述

本課程為共同必修課,屬通識社會學科領域。 通識教育的社會學不可能將社會系的專業課程,在一學期兩學分的課程,全部塞入學生的腦袋裡。通識課程的社會學堅決反對再度陷入填鴨式的教學。基於社會學想像力的精神,通識課程的社會學希望可以藉由短暫的課程,開啟學生關心社會以及理解社會的企圖心。當然,學生不可能在短暫的時間裡就培養社會學家所企盼的社會學想像力,我們所期待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聽講與指定閱讀的教材與參考書籍,可以感受到社會學想像力的分析能力,進而產生社會實踐感。不僅如此,通識課程的社會學也希望可以讓學生了解西方現代社會的誕生過程,以及台灣邁向現代社會的可能與困境,進而對於自身所處的生活世界有基本的認識能力。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費爾南.布勞岱爾著、施康強、顧良譯,2007,15-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一〉: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台北:左岸文化。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