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1學期-5067 知識社會學專題:臺灣社會學發展史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程報告、參與 30
每週讀書心得 30
期末報告(選擇一研究議題作約一萬字的深入系統文獻回顧) 4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2 人選讀,尚餘名額68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黃崇憲

教育目標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從知識社會學的進路,有系統地回顧,台灣自二戰後社會學發展的歷史,並以「本土化的焦慮」作為後設性的置疑架構來統攝整個課程。在本課程中所謂知識社會學的取徑,採用的是Alvin Gouldner ”sociology of sociology”(社會學的社會學)式的知識份子自我反省的知識社會學。以「社會學的社會學」進路來探討台灣社會學的發展史,即是把「社會學」瞭解「社會」的知識技藝,「反身性」地用在檢視「台灣社會學發展史」歷史社會現象,也就是社會學的「自我涉入」與「觀其自己」,以期迸生出有「自我反身性」意義的知識社會學意涵。 事實上,台灣作為一個學術後進國,社會學本來就是十足的「舶來品」,長期以來亦步亦趨地緊隨著西方社會學的腳步(特別是美國)。就像台灣的經濟發展以一邊陲國依賴發展模式,而被整編入全球世界分工體系中,成為代工王國的原始積累般的邊陲發展。不可諱言地,回溯台灣社會學發展史乃是一面倒地追隨西方社會學的學術風潮,由結構功能論、Weber 研究、Marxism、世界體系論、Frankfurt School批判理論、年鑑學派、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文化研究而至後現代主義,與後殖民主義等等。 然至80年代以來,本土化一直是學術社群的重要議題,作為一個第三世界的社會學家,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嚴肅以對地去批判和反省西方知識長期的壟斷性權力,從而以一種具主體性的方式來認識自己、認識所身處的社會。我們該認真檢討「本土化」的價值與理論意涵為何,提出知識社會學對於台灣社會學發展史的流變,並進行系統性的回顧,去探討整個台灣社會學學術社群及體制的建制化過程(如國科會研究的申請審核、教育部評鑑制度、TSSCI的學術判準等),以及其中必然牽涉到的學術利益分配問題。社會學知識的繼受、生產、傳播、獎酬、正典化、知識社群的規範、權力與資源競爭,和知識的再生產,凡此皆構成Bourdieu意義下的「場域」,此場域的系統性分析也是本課程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謝國雄(主編)(2008)《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市:群學。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市:中研院社會所。
藍佩嘉(2008)《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葉啟政 (2008) 《邁向修養社會學》,台北:三民。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知識社會學專題:臺灣社會學發展史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