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2學期-1796 社會學理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隨堂小作業 20 10 週當代理論授課中,請選擇至少4 次的閱讀標的或思考探討 議題,撰寫至少A4 一頁的MEMO 小報告
期中考 20
期末考 20
期末小組議題解析 40 書面:30;口頭:1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78 人選讀,尚餘名額2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陳惠敏

教育目標

承繼上學期古典理論的基礎,本學期將以當代理論為主。古典理論以來的百年間,知識發想及論辯豐沛轉折,當代理論龐雜浩大、各擅其長,分散在浩瀚的知識河當中,藉由不同的專業化訓練會接觸到分殊化的理論體系,不同的體系亦有不同的經典定義。如何撿取或收束自成一知識體系,理論選擇本身即是一種劃異及品味,同時藉由經典化過程確認其在知識史上的地位。 延續上學期課程所初步開展的問題意識和發問方式,本學期在閱讀﹧理解當代理論時,同樣地必須請同學們關注到三個關鍵問題:(1)如何辨識及描述理論產生的社會領域,其所對應的社會條件是什麼,企圖想要回應的社會情境又為何。(2)理論對話的對象何在(是在向□□說話又反對□□),關鍵的爭辯為何?(3)在知識史與概念史上的重要性何在。 在此基礎上,我將以關鍵詞﹧概念來架構這學期的課程內容,分別觸及社會學理論實作之始的芝加哥學派(都市即田野)、批判理論(新馬克思主義對文化工業、大眾﹧公共的介入發言)、現代性(從波特萊爾的漫遊者〔Flâneur,傅柯筆下現代性的英雄〕開始,到碎片化的現代性想像)、「文明」的思考(以社會學者自我標籤的伊底亞斯如何發問)、看似站在空間﹧時間兩種向度的符號互動vs.歷史觀點的高夫曼和傅柯在同年發表的著作裡(Asylums[1961] vs.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1961]),思想學說可有互相呼應之處,最後是以布迪厄和瑟鐸如何談實踐感作為終結。 受限於課堂時間,鼓勵修課同學勇於發問並儘量利用課餘時間和助教、授課教師互動,持續討論。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Becker, Howard S. 1973. Outsiders: Studies in the Sociology of Deviance. New York: Free Press. 請讀: Ch.1 “Outsiders”(pp. 1‐18) & Ch.8 “Moral Entrepreneurs”(pp. 147‐163)〔索書號:301.44 B388〕
2. Alexander, Jeffrey C. and Steven Seidman eds. 1990. 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請讀:Ch.3 “Culture and Ideological Hegemony”(Antonio Gramsci, pp.47‐54) & Ch.23 “Cultural Industry Reconsidered”(Theodor W. Adorno, pp.275‐282) & Ch.24 “From Consensual Order to Instrumental Control”(pp. 283‐289) 〔索書號:306 C899s;中文本: 541.2 0742〕
3. Baudelaire, Charles 著,亞丁譯。2006(1869)。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 。台北:遠流。〔索書號:876.67 1020〕
4. Benjamin, Walter 著,林志明譯。1998。《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請讀:〈巴黎,九世紀的首都。主題闡述〉,頁91‐124。〔索書號:147.79 1450〕
5. Simmel, Georg. 1903.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直接下載)
6. Giddens, Anthony 著,趙旭東、方文譯。2002(1991)。《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台北:左岸。請讀:引論∼第5 章,頁1‐140。〔索書號: 546 6408 2005〕
7.《生活在碎片之中:論後現代道德》,郁建興、周俊、周瑩譯。上海市:學林出版社,2002。〔索書號:MA 190 1094 2002 〕章節未定。
8.《后現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靜韜譯。上海市:學林出版社,2002。〔索書號:MA 143.89 1094 2005〕章節未定。
9.《流動的現代性》,歐陽景根譯。上海巿:上海三聯書店,2002。〔索書號:MA 540 1094 2002〕章節未定。
10. 《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王佩莉、袁志英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請讀:第二章〈「文明」使人類行為發生的特殊變化〉,頁49‐239。〔索書號:MA 541.26 4780‐01 2009〕
11. Goffman, Erving 著,曾凡慈譯。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台北:群學。請讀:第一章〈污名與社會身分〉(頁1‐49)&第二章〈訊息控制與個人身分〉(頁51‐124)。〔索書號:541.74 6047‐02 2010〕
12. Foucault, Michel 著,尚衡譯。1990。《性意識史:第一卷:導論》。台北:桂冠。〔索書號:429.1 5084〕
13. 《實作理論綱要》(Outline of Practice Theory)。台北:麥田。 〔索書號:541.307 1014 2009〕章節未定。
14. Certeau, Michel de.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請讀:IV. “Foucault and Bourdieu”(pp. 45‐60) & VII. “Walking in the City”(pp. 91‐110)〔索書號:909 C337;中文本: MA 552 2484 2009〕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學理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