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2學期-2244 公共藝術的台灣經驗:理論與實踐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如「學習活動與作業說明欄」所載 | 10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25人,已有20 人選讀,尚餘名額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張正霖教育目標
本課程旨在增進學生對於公共藝術觀念的正確瞭解,培養其對於公共藝術設置實務之認識,從而規劃此一理論與實務面向兼容並蓄之統整性課程。進者,本課程之講習重點,亦將針對我國相關法令內容予以介紹,並闡述相關公共藝術計畫在台灣之推動流程,藉之賦予修課同學嶄新之公共藝術視野,期能培育優質之公共藝術種子人才。
課程概述
從1986年藝術雜誌 率先進行百分比藝術基金的專題報導至今已超過22年,臺灣公共藝術討論與執行持續蓬勃發展,其中政府政策性的推動與完成立法是主要關鍵,涵蓋1992年完成「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制定、2002年修訂,1998年公共藝術設置法、2008年修訂的差異,不只是提供公共藝術設置的法源基礎,更顯現台灣社會對於此一領域之關注。迄今日,台灣之公共藝術發展,由理論乃至實務,業已開拓出多元議題,值得我們討論,其中包含公共性、媒材、跨越藝術領域、政府機制、工程載體、在地社群與本土文化等等,這樣的改變不僅體現為現象,更意謂著藝術與社會關係之結構性轉變。本課程即將針對此一理論與實踐在台灣之發展歷程,提供學生全面性的瞭解與認識。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0-2
上課時間:五/9,10[H209]
修課班級:創藝學院3,4,碩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35人(含外校生10人)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張正霖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請與授課教師聯繫晤談時間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王玉齡,2005,《玩藝學堂:學校公共藝術》,臺北:典藏出版社。
王伯魁,2006,《臺北縣中等學校校園公共藝術之研究》,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化環境工作室,1998,《臺灣縣市文化藝術發展──理念與實務》,新竹:文化環境工作室。
古宴榕,2004,《公共藝術運用在國小藝術教育課程模式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2004,《「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觀光客倍增計劃》,臺北:行政院。
《公共藝術年鑑》(2000-2009),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公共藝術示範(實驗)設置執行實錄》,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仁潔,2006,《公共藝術創作者理念與民眾解讀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公共藝術為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彩,2004,《以鑲嵌藝術作品塑造國小校園環境特色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研究所論文。
吳瑪悧主編,2006,《嘉義縣2006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嘉義:嘉義縣政府。
吳瑪悧主編,2007,《嘉義縣2007 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嘉義:嘉義縣政府。
吳思賢,2005,《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菁萍,2006,《藝術再造社區的機制與管理──兼論新類型公共藝術的發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保堯,1997,《公共藝術的文化觀》,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周雅菁,2008,〈公共藝術教戰篇〉,《97 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共藝術實務講習手冊》,臺北:行政院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倪再沁,1997,《臺灣公共藝術的探索》,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倪再沁,2005,《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倪再沁,2008,《公共藝術觸擊》,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胡寶林,2001,〈邁向非傳統美學和生態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一種彰顯地方共同記憶、挖掘社群認同議題、表現場所精神及刺激論述文化遠景的公共藝術〉,《美育》,120,6-14。
胡寶林,2002,〈本質與省思──公共藝術與本土城市藝術的遇合〉,《建築師》,28(10),72-77。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收藏,1995,「北縣美展──淡水河風起雲湧」展覽檔案資料。
南條史生著,潘廣宜、蔡青雯譯,2004,《藝術與城市》,臺北:田園城市。
高千惠,1997,《芝加哥公共藝術現代化運動》,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徐芬蘭,2003,〈公共藝術在巴塞隆納〉,收錄於《九十一年公共藝術年鑑》,頁246-253,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夏鑄九,1994,《公共空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郭文昌,2001,《公共藝術管理及其美學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昌,2004,《公共藝術的美學思維──公共藝術的轉角美學》,高雄:春暉出版社。
郭瓊瑩,2005,《自然製造:生態公共藝術》,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3),77-88。
陳其南,2005,〈公民美學運動在臺灣〉,《書香遠傳》,15,4-5。
陳碧琳,2000,《90 年代臺灣公共藝術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婷,1997,《公共藝術在臺灣》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張正霖等,2008,《體驗與思維:公共藝術新視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靜玉,2004,《從臺灣公共藝術與社區總體營造探討意識認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張婉怡,2005,《教育活動置入公共藝術設置案之研究:臺北市立建成國中校園公共藝術案例分析》,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書豹,2005,《公眾與藝術的再聚合──論藝術與公共藝術在當代的演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公共藝術的台灣經驗:理論與實踐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