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第2學期-5029 第三部門與企業專題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研讀每週指定教材與繳交主報告 40
參與課堂討論 30
期中與期末報告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4 人選讀,尚餘名額66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蔡偉銑

教育目標

面對日益多元與複雜、動態與擴散,以及相互關聯的公共問題與議題,資源與能力有限的公部門更需要私部門與第三部門等的跨部門協力合作,共商公共問題的妥善解決。其中,如2001年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所強調:「世界100大經濟體中有51個是企業」,企業擁有相對優勢與專業化的人力、技術、管理與創新等的資本,一則被視為治理公共問題所不可或缺的夥伴,同時也是公部門與第三部門師法學習以強化管理與營運績效的對象。 然而,互相學習其他部門的成功經驗,但也應意識所可能產生的弊病;換言之,質疑與批判師法企業趨勢的聲音卻也從未停息,因為公部門與第三部門的「公共性」特徵是不同於私部門之間的最大差異,私部門的彈性、權變、營利與因勢利導是否容易模糊了私益與公益?此即意味著適用於私人部門的經營策略與管理方法,是否不能也不應全然移植至具有公共目標的組織中。 本門課程的目標,即在於協助同學逐步了解公部門、第三部門與私部門的差異與面對哪些需要跨部門協力合作的公共議題,以及檢討師法企業管理與營運的幾項案例,進而再思考學習企業精神所需面對的挑戰。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Burton A. Weisbrod著,江明修審訂。2003。《非營利產業》。台北:智勝。
Jagdish Bhagwati著,周和君譯。2007。《全球化浪潮》。台北:五南。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第三部門與企業專題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