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1學期-1811 藝術的社會實踐與社會創新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平時表現、分組討論作業 | 30 | |
期中考試 | 30 | |
期末報告 | 4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40人,已有40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洪儀真教育目標
社會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在過去幾年成為一個廣受注目的藝術形式,政策面上的動力來自於2006年起文建會所推動的「公共空間藝術再造補助計畫」,到2008年改為「藝術介入公共空間補助計畫」,促成藝術家與社區合作,以藝術做為平台,共同與居民一起進行公共空間的改造與提升。就藝術家的立場而言,社會實踐式的藝術創作,發揮了民主社會中公民參與的精神,以及藝術創作本身的創新與革命意義。然而,如此充滿創意的社會實踐方式並不單純,既涉及了藝術家/社群/政府不同的立場與態度,也挑戰諸多既定的傳統觀念與行動邏輯,在激發出創新文化之餘,更製造出深刻的衝突與反思議題。藝術學界與社區營造等相關學門,對此等議題已有相當的探討,但是社會學者較少系統性的涉入。而藝術的社會實踐課題,實則牽涉諸如社會網絡、公共領域與公共論述、社會溝通、社會變遷與社會運動等重要的社會學課題,也反映不同領域行動者的磨合與互動過程,亦是藝術社會學所關心的跨領域社會現象。國內藝術家的社會實踐案例已有一定的累積,但是理論方面仍處建構的過程,也欠缺與社會科學深入的對話。本課程因此將介紹國際上社會參與式的藝術發展狀況、個案與相關理論,依循學者G.Kester與S.Lacy對於現代藝術中的對話性創作及新類型公共藝術的引介脈絡,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學議題的思考,理解社會介入式的藝術行動對於當代文化的影響與意義,並回到台灣本土的案例進行比較研究。而近年來藝術與企業結合的風潮,除了締造嶄新的企業型態與風格社會,並讓藝術家的實踐增廣出路之外,也提供了社會創新的另類可能性,但過程中也暗藏了藝術與企業之間權力與利益的衝撞,存在著許多等待剝解的迷思,也將在課程中逐一進行辯證。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三/6,7,8[SS202]
修課班級:社會系2,3,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不開放推廣部隨班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洪儀真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與授課教師約定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 Grant H.Kester, 2004, 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中譯本: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
2. Suzanne Lacy, 1995,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California: Bay Press.中譯本:吳瑪悧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
3. 吳瑪悧編,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 遠流。
4. 鄭慧華編,2009,《藝術與社會:當代藝術家專文與訪談》。台北:台北市立 美術館。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藝術的社會實踐與社會創新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