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1學期-1813 經濟社會學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課堂出席參與討論、分組報告 | 25 | 主要看出席率,簡言之,點名也、主要看各組帶動課堂討論情況來給分 |
導讀 | 22 | 需製作PPT |
提問 | 8 | 需製作PPT |
讀書小報告 | 15 | 三次,主要看授課吸收程度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39 人選讀,尚餘名額3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楊友仁教育目標
作為社會學的新興領域,(新)經濟社會學者在80年代之後展現了強大的創造力,透過與不同學域的跨領域對話,讓社會學的分析潛力超越了既有的某些窠臼與邊界,也讓我們對於現實經濟活動當中重要的「社會/社會性鑲嵌(social/societal embeddedness)」,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發展出許多有洞見的分析框架。
當然經濟社會學也不是沒有危機,就看經濟社會學者們如何把這門學問給發揚起來。可以肯定地說,過去20餘年來,經濟社會學累積了豐厚的知識,足以讓大學授課者,有夠多的養分來揮灑。在經濟社會學這個大纛下,本課程有其特色,上半段探討這門學科的一些重要概念架構,下半段探討相關經驗課題,將視角放到具體的、而且是授課者認為重要的(relevant)資本主義經濟活動,具體包括:社會企業、金融化、金融房地產、代工、iPhone、消費行動主義、創意經濟等等。
我們希望透過探索若干概念與經驗研究,剖析從問題取向出發的相關研究課題,提供參與者探索經濟體系運作之社會科學知識基礎,並放眼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課題,以期讓參與者得以運用此一領域的相關知識資源,梳理出研究興趣與問題意識,活用此門學問。
敬請發揮社會學的想像,用力搞經濟~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選修課,學分數:3-0
上課時間:四/6,7,8[SS323]
修課班級:社會系2,3,4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企業與社會學程選修課程,不開放推廣部隨班附讀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楊友仁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每週五下午2:00-5:00pm,於新進教師宿舍,敬請事先預約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教科書
王振寰(2010)《追趕的極限:台灣的經濟轉型與創新》,台北:巨流。
朱國宏、桂勇主編(2005)《經濟社會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
曾航(2011)《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蘋果幕後全產業鏈運作完全解密》,南京:鳳凰出版社。
潘毅 (2006)《中國女工──新興打工階級的呼喚》,香港:明報出版社(有繁體中文電子檔)。
Aldridge, A.(2003)Consumption, Cambridge: Polity. 劉耘安譯(2012)《消費社會學的概念》,新北市:韋伯文化。
Block, F.(1990)Postindustrial possibilities: A Critique of Economic Discourse, 鄭陸霖、吳泉源校譯(2004)《後工業機會》,台北:群學。
Ferguson, N.(2008)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杜默譯(2009)《貨幣崛起:金融資本如何改變世界歷史及其未來之路》,台北:麥田。
Florida, R.(2002)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鄒應瑗譯(2003)《創意新貴:啟動新新經濟的菁英勢力》,台北:寶鼎。
Granovetter, M.著,羅家德譯(2007)《鑲嵌—社會網與經濟行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Lin, N.(2001)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
Mansvelt, J.(2005)Geographies of Consumption, London: Sage. 呂奕欣譯(2008)《消費地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韋伯文化。
Micheletti, M. (2003)Political Virtue and Shopping: Individuals, Consumerism, and Collective Action, New York and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Polanyi, K.(2001)[1944]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Boston: Beacon Press. 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1989)《鉅變:當代政治、經濟的起源》,台北:遠流。(有簡體中文版電子檔)
Smelser, N. and Swedberg, R.(Eds)(2005)The Handbook of Economic Sociology, 羅教講、張永宏等譯(2009)《經濟社會學手冊(第二版)》,北京:新華。
Swedberg, R.(2003) Principles of Economic Sociolog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周長城等譯(2007) 《經濟社會學原理》,台北:巨流。(寫得很好但翻譯得很爛)
Yunus, M.(2007)Creating a World Without Poverty: Social Business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鮑小佳譯(2008)《新的企業模式:創造沒有貧困的世界》,北京:中信。(有簡體中文版電子檔)
Yunus, M. and Weber, K.(2010)Building Social Business: The Kind of Capitalism that Serves Humanity’s most Pressing Needs, 楊勵軒譯(2011)《企業的未來:構建社會企業的創想》,北京:中信。(有簡體中文版電子檔)。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經濟社會學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