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第1學期-2608 人文:邏輯與批判思考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上課出席 10 以點名方式進行(5次),每次2分
期中考試 40
小組討論報告 20 老師評10分,同學互評10分
期末考 3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0人,已有79 人選讀,尚餘名額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徐金雲

教育目標

批判性思考是人類特殊的思維方式,它的應用範圍很廣,本課程將藉由邏輯推理中的批判性思考模式,引導同學認識這種特殊的理性能力的運作方式以及成效。本課程將在下述兩項課程目標下,設計所有的批判性思考與邏輯理論的學習以及習作: 一、首先,本課程將帶領同學觀察並思考存在於邏輯推論的最核心的論述結構。 本課程將同時由理論的層面以及實務的層面進行研習,讓同學不僅習得形式邏輯的理論,更能夠具體的看到在人類實踐生活以及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一個邏輯推論的真實結構以及具體的發生與操作過程如何發生其效用,達到其論證效果。 二、其次,本課程將透過理論與習作的學習,引導同學認識形式邏輯與非形式邏輯進行推論操作時的運作原則以及規範原則;並在操作過程中,引導同學體會批判性思考的功能。 基於上述考察,本課程希望能分別帶引同學認識並體會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的特質以及推論的正確有效原則或效益評價原則為何。課程將依據邏輯史的發展,分別介紹各類重要的邏輯推論類型以及使其正確有效的原則。課程中並將討論這些思維操作中的批判性特質。相信經由一學期的學習,應可讓同學習得邏輯推理的基本知識並祈能養成同學批判性的邏輯思維的習慣。

課程概述

通識課程不同於專業課程,實乃著重引導學生主動關懷、探索與實踐人類的終極價值與智慧;同時通識課程所提供的知識,不是專業課程的淺薄化,而是具有厚實感的基礎知識。本校根據創校傳統、校訓與辦學理念訂定通識教育定四大基本素養:求真素養、篤信素養、力行素養與宏通素養,以具體落實本校通識教育之理想。希望本校學生能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在通識課程老師的引導下,逐漸培養其通識教育基本素養,並期待能終身學習。各種基本素養並訂有具體的學習成效指標,以做教學與學習成效之自我檢證的具體指標,分述如下:求真素養(自然領域):1.學習自然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探索物理與生命世界的微妙,2.發揮就事論事的精神,3.能參與科學議題相關的公共事務。篤信素養(人文領域):1.學習人文精神以探索內在自我與領會人類文明的深層價值,2.發展自律精神,3.能運用理性進行道德推理。力行素養(社會領域):1.運用社會科學的方法或哲學以激發學生的傾聽與溝通能力,2.承認與尊重多元差,3.實踐民主審議的精神。宏通素養(跨領域):1.追求人類的整體價值,2.融通求真、篤信、力行等素養於個人生命之中。各領域的課程對於學習成效指標可以跨選,不必拘泥。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理則學新論》,台灣大學理則學教學委員會編著,正中書局,1995。
《邏輯》,熊明輝,王文方著,滄海書局,2011。
武宏至,周建武,唐堅合著,2009,《非形式邏輯導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Johnson, Ralph H., and J. Anthony Blair. 1977. Logical self-defense. Toronto: McGraw-Hill Ryerson.
Toulmin, Stephen E. 2003. The Uses of Argument. 195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ton, Douglas N. 1996. Argument Structure: A Pragmatic Theor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1996. Argument Schemes for Presumptive Reasoning.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人文:邏輯與批判思考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