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第2學期-5018 比較文學專題:跨藝術研究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上課參與(報告、討論) 50
期末專題報告 50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8人,已有8 人選讀,尚餘名額0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朱衣仙

教育目標

一、引導學生關注文學與其他藝術類別之間共通互融的面向。 二、引導學生瞭解「比較文學」視域中「跨藝術研究」的可能面向與方法。 三、引導學生理解「跨藝術研究」的相關理論。 四、引導學生就所關切藝術類別與文學的關係,開啟初步研究與累積研究成果。

課程概述

在傳統知識架構下,藝術的類別經常被清楚劃分。事實上,許多古今中外藝術創作文本都是跨藝術文類的。尤其是進入媒體多樣化的時代後,各類藝術之間交融、互文創作的情形益加常見,甚學界因此也已相應地發展出許多「跨藝術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本課程擬透過「比較文學」學門中的「跨學科研究」視域,帶領學生一起探討以「文學」為中心進行「跨藝術研究」的諸多可能。課程的每個單元將採以下幾個步驟教學,修課同學需配合進行,以求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一、首先,教師針對該週主題提供跨藝術文本,共同討論這些文本的跨藝術表現及研究該文本時可切入的理論與方法。課程中所討論的創作文本以華語世界的作品為主,並視主題提供其他語言與文化的相關文本作為參照。 二、討論與文本相關的論述,每篇研究案例由一位同學主講,主講者需指出論述中的問題意識、論述觀點、跨藝術研究方法、理論運用方式等;報告者必須事先準備至少一頁之討論大綱,其他同學亦需事先閱讀該論述,以利參與討論與講評。 三、教師介紹相關理論。 學生需就個人有意研究之文本進行報告及發展個人論點,於期中進行報告提案,在課堂上共同討論後發展論述,並於學期末口頭報告單元做一較完整的呈現。並在依建議斟酌修改繳交一篇八千至一萬五千字之書面專題報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Barthes , Roland. Image, Music, Text. Essays selected and translated by Stephen Heath, New York (Hill and Wang),1977。
Benjamin, Walter(班雅明,華特)。〈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Fenollosa, Ernest.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Gaither, Mary. “Literature and the arts”.Comparative literature: Method & perspective. Stllknecht, Newton P. & Frenz, Horst ed., Southern Illinois UP .181-200
Lessing , Gotthold Ephraim, Kritische und philosophische Schriften, München (Winkler) 1974, 7-166. 中譯本: 萊辛,朱光潛譯,〈拉奧孔〉《詩與畫的界限》,台北:駱駝。原著寫於1766年
Weisstein , Ulrich (烏爾利希.偉斯坦恩)。《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劉象愚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
毛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台北:學生書局。2001。
朱衣仙:〈公共藝術場域的詩展演與詩觀寫:《清水詩路》多向文本研究〉。《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4 ,2006年12月。頁43-72。
朱衣仙:《「歧路花園文本」的認同建構:以〈陳寅恪與柳如是〉與〈加利菲亞〉為例》。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衣若芬:《遊目騁懷—文學與美術的互文與再生》。台北:里仁書局。2011。
邱彥彬:〈視覺與觸覺的辯證接合:班雅民的閒遊者、視覺衝擊與神經支配〉。《中外文學》34:9=405,2006.02 ,69-95
凌越:〈蟬聯想象曲式.反線性的網結蟬聯想像曲式〉。《跨媒介敘事—論西西小說新生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孫康宜:〈再讀八大山人詩﹣﹣文字性與視覺性、及詮釋的限定〉。《中外文學》。20:7=235。1991。4-8。
班雅明,華特(Benjamin, Walter);〈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1-34。
張瀛太:〈寂寞的美麗與美麗的寂寞--論汪曾祺小說中「留白」的構成與層次〉。《漢學研究》。26:2=53。2008.06,253-284。
曹順慶等;〈跨學科研究〉。《比較文學論》。台北:揚智。2003。297-316。
梁慕靈:〈想像中國的另一種方法:論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小說的「視覺性」〉。《政大中文學報》。19。2013.06。219-260。
黃淑祺:〈解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之空間與權力〉。《文訊》。2002年12月。206。66。
葉維廉:《龐德與瀟湘八景》第一章節選。台北:台大出版社。2008。16-63。
劉紀蕙主編:《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劉紀蕙主編。台北﹕立緒。1999。
鄭文惠:《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台北:里仁。2005。
羅淑君: 〈「文字介入繪畫」的起源與發展〉,《現代美術學報》。第二期。1999。55-71。
嚴紀華:〈《紅玫瑰與白玫瑰》的小說與電影〉。《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0。2008年6月。245-25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比較文學專題:跨藝術研究 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