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年第2學期-2254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團體研究報告(作業) 30 依各組興趣撰寫。
期中﹧期末考﹧小考﹧口頭報告 60 每次考試12分
出席﹧課堂表現 5
小組成員對報告的貢獻度 5 小組成員互評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0人,已有66 人選讀,尚餘名額4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呂朝賢

教育目標

1、本課程介紹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目的在於使同學對研究方法有基本的認識,熟悉資料蒐集、分析與詮釋的方式以及培養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 能力。 2、此課程對修課學生培養表達能力、思辯能力、整合能力、自我學習能力、就業能力、社會關懷能力等面向上有一定的助益。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Earl Babbie(原著),林秀雲(譯)(201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雙葉。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2th edition) http://www.slideshare.net/acoleman2/the-practice-of-social-research-12th-edition
Schutt, Russell K.(原著),曾華源等人(譯)(2013)。《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第七版)》。臺北:洪葉。
de Vaus, David(2013). Surveys In Social Research (Social Research Today)(6 ed.).New York: Routledge.
吳明隆、涂金堂(2012)。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二版)。台北:五南。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台北:小畢空間出版社。
Kennedy Donald(原著)、楊振富(譯)(2000)。《學術這一行》。臺北:天下文化。
吳明隆(2014)。論文寫作與量化研究(4版)。台北:五南。
Booth, Wayne C., Gregory G. Colomb, and Joseph M. Williams. (陳美霞、徐畢卿、許甘霖譯),2009,《研究的藝術》。台北:巨流圖書。
Neuman, W. Lawrence. 2003. (Fifth Edition).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llyn and Bacon.(王佳煌、潘中道譯),2003,《當代社會學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台北:學富文化。
瞿海源(2007)(主編),《調查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Greener, Sue(2008).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http://www.ftvs.cuni.cz/hendl/metodologie/introduction-to-research-methods.pdf
其它期刊與書籍,視課程需要補充。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社會工作研究方法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