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1學期-2153 母職與社會學想像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課堂參與 10 (1)出席狀況、(2)課堂提問、(3)參與討論的程度(缺席次數3次為限)
小組「田野調查」成果分享 15 (1)問題意識、(2)訪談逐字稿整理、(3)分析、(4)影像拍攝;(5)研究成果
課堂導言 15 請至遲於前一天將導讀ppt上傳給老師及小組FB社團
每週memo 15 (1)重點摘錄、(2)五個關鍵字、(3)三個問題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81 人選讀,尚餘名額-2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呂秀玲

教育目標

筆者認為社會建構的母職體制使得女人成為母親後的育兒經驗,或是與孩子的親密互動而創生的母職經驗,出現了如馬克思所言的異化或疏離的結果;也產生了如Dorothy Smith(1987)所論的「斷裂經驗」,因為女性對於母職的主體認知與社會建制下的母職期待不相符合,因而產生了母職經驗與母職建制之間的斷裂與衝突。在父權社會脈絡下,「賢妻良母」的美好形象承載著主流大眾所普遍認知的社會定位與角色期待,它強調母性是天生的,母愛是無私的,進而主宰了女性如何實踐母職的內容與標準。因此Rich(1976)批判母職對女人所造成的壓迫,正是來自母職的建制化(institutional motherhood)。 女性主義學者Nancy Chodorow(1999)在《母職的再生產》“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一書中指出,母職的工作是構成社會不可缺少的部分。小孩藉由母親開始社會化的歷程,學習社會價值、道德準則、性別關係,以及家庭內外的性別分工,因此,女人的母職不僅對家庭而言極為重要,也可以成為改變社會的實踐。她尤其突顯女兒與母親之間的文化傳承意義。她更主張:母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性別分工的基礎構成因素,有助於性別不平等的再生產。Nancy Chodorow(1999)也從心理分析觀點提出親職的結構如何自我複製的過程,正所謂宜室宜家的女性。故女人的母職則是家庭生活與性別分工的制度化特性。 社會學者Sharon Hays(1996)在《母職的文化矛盾》“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 of Motherhood”討論道:「密集母職」是社會建構的產物,它特別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以及專家論述的權威性,更強調母性的自然本質,以及母職作為女人的本能等立論,要求母親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力,擔綱扮演育兒過程裡的主角。由此母職建制而來的母職論述,影響並形塑了當代社會的母職實踐,主流論述認定母職對於女人而言應該是簡單輕鬆、游刃有餘,彷彿設定了女人天生就是母親的腳本,但筆者以自身的母職經驗提出反證,回應母職對於女人來說並不是輕而易舉、天生就會的事,如何「做媽媽」或「做爸爸」這件事,必須有過親身體驗才能理解其真義,因此大多數人都是邊學邊做、邊做邊學,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才漸漸調適成更成熟、更盡責的父母角色。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1. Nancy J. Chodorow著,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 別社會學》,張君玫譯
2.梁莉芳等著,2014,《巷仔口社會學》,〈我媽生下我之後呢?「做 媽媽」的社會學觀察〉、〈我在家裡生小孩;生產是愛、滋養和力量〉、〈為母則強:母職作為改變社會的場域〉。
3.陳惠娟、郭丁熒著,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1:73-101。
4. Pamela Abbott, Claire Wallace, Melissa Tyler,鄭玉菁譯,2008,《女性主義社會學》
5.黃淑鈴、游美惠主編,2012,《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
6. I. D. Balbus著,1999,《揹小孩的男人:一位父親育嬰的真實故事》
7. Alison I. Griffith& Dorothy E. Smith著,2008,《母職任務與學校教育的拔河》,呂明蓁、林津如等審訂
8.張明慧著,2004,《新移民女性的母職困局— 「新台灣之子」發展遲緩論述的緊箍咒》
9.陳志賢、楊巧玲著,2011,〈為難父母、父母難為:《聯合報》親職報導內容分析(1978-2008年)〉,《新聞學研究》。
10.許婷雯,劉梅君,2007,《我國育嬰假對於母職制度之影響》,頁1-23。(2007台灣女性學會暨高師大40週年校慶學術研討會-「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
11.吳書昀,2007,《延續與變遷:談母職及其在社會政策決策中的角色》,頁1-19。(2007台灣女性學會暨高師大40週年校慶學術研討會-「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
12.唐文慧,2002,《誰來照顧?母職與社會政策在台灣:女性主義的觀點》,頁12-29。
13.趙彥寧,2010,〈跨境母職公民身分:變遷中的中國閩北國境邊區道德經濟〉,《台灣社會學刊》,44:155-212。
14.趙婉容,2008,《新加坡的中國陪讀媽媽,母職跨國流動經驗之初探》,頁1-30,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論文。
15.余桂榕,2011,《採收自在:布農族部落婦女母職生活的故事》,頁1-20,(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論文)。
16.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母職與社會學想像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