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1學期-2164 財富管理社會學實務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平時 40 包括出席與提問互動
期中考 30 隋堂考
期未專題報告 30 2-3人一組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85 人選讀,尚餘名額-25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劉鎮評

教育目標

美國於1840年已有信託專業的發明(Zelizer,1983),英國於1986年通過金融大改革的相關立法,放寬商業銀行從事投資銀行業務之限制,日本也在1993年通過「金融改革法案」允許銀行業透過子公司的形態經營證券業務。西方的銀行有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私人銀行,而台灣只有開放商業銀行設立,有關企業的籌資與私人的財富規劃與傳承的金融工具相對受到影響。台灣於1991年,16家新銀行陸續申請設立,使銀行業競爭進入戰國時代,在利差縮小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銀行加強財富管理業務,引進西方許多金融投資商品,2008年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破產後造成國人與銀行業損失達數佰億元。是故,本課程規劃以當代社會各種金融工具專題加以詮釋,以了解金融社會全貌。 我國信託法於民國1996年通過立法,「信託業務設立標準」並於2000年才頒布實施。另於2001年7月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 」。由此觀之台灣金融商品,相對落後美國及英國等先進國家,明顯地已有一段距離。另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也造成許多中小企業主與普羅大眾損失慘重,從社會學的觀點而言,銀行是將社會大眾的存款轉化為金融資本的中介機構,它的金融資本和金融專業對中小企業輔導與否,如何影響財富創造與傳承?然而,台灣加入WTO後,中小企業面臨全球化、國際化等潮流,經營倍感壓力。台灣的銀行業有那些業務,在實務上,不論在存款、放款、外匯、財富管理與信用卡等業務,如何以金融專業與金融資本協助企業提升其競爭力或社會之普羅大眾創造財富呢?當中小企業主或普羅大眾有了財富積累後,銀行如何以金融專業協助做好財富傳承規劃?我從事銀行業40年,經歷過1997亞洲金融風暴、與2008年雷曼兄弟投資銀行違約事件,造成全球金融風暴。我以多年的經驗積累,對本課程以當代各財富管理金融商品專題,教授金融社會相關議題,相信同學會有所收獲。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選用書本: 國際金融-市場、理論與實務, 作者: 黃昱程, 出版社:華泰文化
銀行實務(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作者:劉金華,吉遠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財富管理社會學實務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