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1學期-2173 博蘭尼與團結經濟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配分比例 說明
閱讀摘要1.1 20 基本概念*2:1,500 字,10%*2=20%
閱讀摘要1.2 20 《鉅變》*1:5,000 字,20%
紅土體驗心得 10 紅土體驗心得*1:1,500 字,10%
分組課堂報告 25 (各組互評)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60人,已有13 人選讀,尚餘名額47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許甘霖

教育目標

課程簡介 本課為「紅土學院」之「素養建構 在地認同」類課程,旨在透過不同類型 案例的分析比較及理論層次的思考,探索「團結經濟」之可持續性的制度機制, 特別是與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相關的團結經濟類型。 本課程也是個邀請和探索:邀請有興趣的同學,透過具體的團結經濟案例和 Karl Polanyi 的理論視角,一起實驗一種「解決問題的社會學」的可能性。課程 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透過三篇理論性文章,定位團結經濟;接著透過三種團結 經濟的具體案例(孟德拉貢-合作經濟、葛拉敏銀行-社會企業,協力造屋),討 論以下問題: 1. 這些經濟形式要解決什麼社會問題?就什麼意義而言,這些經濟形式是 市場方案的替代選項(alternative to market solution)? 2. 這些經濟形式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造成哪些意圖的和非意圖的社會後果 (無論好壞)?為什麼? 3. 從市場機制與非市場機制的接合(articulation)來看,這些案例可持續 的機制是什麼?或者,(可能)無法持續的原因是什麼? 4. 這些案例的運作,需要哪些專業知識或技能?社會學可以做什麼? 5. Karl Polanyi 的理論,對理解這類經濟形式,有何啟發? 第三部分研讀 Karl Polanyi 的《大轉型》,嘗試從中獲得理解團結經濟的啟發。 第四部分為實作,修課同學分組自選國內外其他與「三農問題」相關團結經濟的 具體案例,以前述問題為架構作案例評析報告(含課堂報告及書面報告)。 選修學生除課堂外,亦須以組為單位進行「紅土體驗」,並繳交體驗心得。 課程目標 本課程預期學生修完這門課後,對於農業問題有基本的具體知識(embodied knowledge),對「團結經濟」有更務實的理解,並能從更寬廣的理論視角審視 不同「團結經濟類型」的可能性與限制。 修課建議: 1. 對「解決問題的社會學」有興趣者。 2. 對「台灣農業何去何從」有興趣者。 3. 對「社會企業」(或類似經濟型態)有憧憬者。

課程資訊

參考書目

指定教材:(請見 FB 課程群組)
1 嚴海蓉、潘毅、顧靜華、古學斌主編,2014,《社會經濟在中國:超越資本 主義的理論與實踐》(Social Economy in China: Beyond the Imagination of Capitalis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 Karl Polanyi 著,黃樹民、石佳音、廖立文譯,1990,《鉅變:當代政治、經 濟的起源(》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3 許寶強、渠敬東 選編,2001,《反市場的資本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
4 王紹光,2013,《王紹光讀波蘭尼:《大轉型》與中國的大轉型》,香港中文
大學出版社。
5 David Schweickart 著,宋蒙榮譯,2006,《超越資本主義》,社會科學文獻
出版社。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博蘭尼與團結經濟歷史開課紀錄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