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第1學期-4305 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國防政策 課程資訊
評分方式
評分項目 | 配分比例 | 說明 |
---|---|---|
平時成績 | 30 | |
出缺席 | 40 | 曠課三週以0分計算並實施預警 |
期末考 | 30 |
選課分析
本課程名額為 75人,已有54 人選讀,尚餘名額21人。
登入後可進行最愛課程追蹤 [按此登入]。
授課教師
李聖義教育目標
一.課程目標
1.使學生了解國防與政治的關係。
2.使學生理解我國國家安全政策訂定與運作。
3.使學生了解我國的大陸政策,以及大陸政策與國防的相關性。
4.使學生認識我國國防政策的主軸、軍事戰略構想,以及國防施政情形。
5.使學生理解我國國防轉型與變革。
6.使學生認識我國兵役制度與募兵制。
7.使學生了解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的相關性,進而願意支持全民國防。
二.課程內涵
1.為建構學生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全民國防的基本素養,在內容準備上應多面向蒐整,並於課程講述時以淺顯的故事敘述,引證課文的內涵精義;並透過介紹相關史蹟、人生經驗或各項作品(如遊戲、影片、網站、書籍等),增添教學豐富性。此外,要求學生預習,使授課時能產生共鳴,達成教學總目標。
2.使學生了解在國家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我國才能永續發展,如莫拉克風災等災害發生時,全國各地「民敬軍、軍愛民」的舉動,就是全民國防最好的詮釋。
3.說明國家安全政策制定所考慮的因素,以及我國制定國防政策機制的組織與權責,並結合生動、精簡的圖表闡述國家安全威脅類型與我國家安全戰略,進而了解我國國家安全政策運作的模式。
4.講述國際安全環境、世界情勢、當前國家局勢、政經發展的實務面,並配合相關教學多媒體或活動設計,以達教學目標。
5.說明目前我國重要國防施政以及國防轉型與變革的原則與具體作法,進而了解我國軍事戰略準則、國防組織與國防建設未來走向。
6.配合募兵制已於102年元月實施,針對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進行說明,介紹兵役實務與募兵制生涯規畫,增進學生對我國兵役制度的認識,提供學生更多元的選擇。
7.為強化學生對國防政策與軍事戰略的關注,透過圖片集錦的方式介紹漢光演習各項操演課目,以提升學習興趣。
8.配合相關主題觀看影片15∼20分鐘,收視完畢請學生報告心得,以提升學習成效。
9.利用網際網路設定主題,指導學生分組蒐集相關資料,實施分組報告,以提升教學成效。
10.現今社會已邁入資訊爆炸與全球化時代,在此歷程中,主動學習成為一種新學習模式。主動學習法是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積極投入各種學習活動,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並能主動嘗試去發現、建構和創造新的觀點,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中心。因為課堂的時間很珍貴,為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學習,在傳統教學外應增加實際演練,以達到「增進學習」的做中學理念。
課程概述
國家安全的主旨為維持國家長久生存發展,確保主權與國家利益,以提升國家在國際上的地位,保障國民福祉。課程中介紹我國最新國防與兩岸政策,強化學習知能。結合國家現況、政策發展,更融入與生活相關的各種資訊更換新圖片以提升教學效果,建立國防政策之於全民國防的整體動員武力。
另配合我國國防政策的轉型與最新國防政策,介紹兵役實務與募兵制生涯規畫,並針對國家安全政策與全民國防、國家安全之間的關係,建立綜合性安全概念,強化全民參與國防的整體動員武力。藉由愛國教育為主題的兩大議題,提升學生對國軍使命與軍人信念的認知,進而凝聚「同島一命」的堅定信念;透過革命先烈與現代青年的愛國行為介紹,激發學生的愛國意識,並強化國家認同感。
大學生健康保健本課程乃是為增進學生對壓力的認識並善用紓壓技巧,於繁忙的大學生活並於兩性互動頻繁的此時,能嚴謹看待婚前性行為並對性生理心理有所了解。對於重視外表勝於一切的年輕人,清楚指導維持理想體重的方法與標準以確保身心健康。現代學生熬夜、生活飲食不規律常引起肝臟疾病及高血脂亦為此學期教學重點。此外,心理、精神疾病亦是困擾大學生的一值得重視的問題,針對此議題加強心理衛生教學,讓學生對精神疾病有一些認識,以減少其恐懼心及排斥感。
課程資訊
基本資料
必修課,學分數:0-0
上課時間:三/6,7[M153]
修課班級:國貿系1A
修課年級:年級以上
選課備註:國貿系A(男、女生)~軍訓一。與4306併班上課。
教師與教學助理
授課教師:李聖義
大班TA或教學助理:尚無資料
Office Hour軍訓室 週一至 週五 08:00-12:00 13:30-17:00
授課大綱
授課大綱:開啟授課大綱(授課計畫表)
(開在新視窗)
參考書目
1.教育部會銜國防部、內政部公告(2013年3月13日)。「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課程折減常備兵役役期與軍事訓練期間實施辦法」。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
2.內政部會銜國防部公告(2011年12月30日)。「82年次(含以前)出生役男兵役規定及役期折抵辦法」。內政部役政署。
3.方寬銘(2012)。募兵制與國防安全。臺北:新臺灣人文教基金會。
4.沈明室(2012)。臺灣防衛戰略三部曲(增修版)。高雄:巨流。
5.國防部(2011)。中華民國103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臺北:國防部。
6.國防部(2011)。中華民國103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7.國防部(2015)。中華民國104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臺北:國防部。
8.國防部(2015)。中國民國104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9.沈明室(2009)。從戰略觀點看陳雲林訪臺的策略與意涵。國防雜誌,2(1),13。
10.沈明室(2008)。尋求新國防戰略或新的國防戰略思維。戰略安全研析,43,17-20。
11.沈明室(2008)。實施全募兵制政策的探討及影響。戰略安全研析,38,16-19。
12.李瓊莉(2010)。日本與亞太多邊機制的形成。遠景基金會季刊,11(2),99-138。
13.林正義(2009)。胡六點與軍事信心建立機制。戰略安全研析,46,12。
14.周志杰(2008)。人類安全:聯結國家安全、發展與人權的政策新架構。國際關係學報,26,179-198。
15.郎一環、王禮茂(2008)。國際安全新形勢下的中國石油安全戰略調整。中國能源,30(1),9。
16.倪世雄、潛旭明(2008)。新地緣政治與和諧世界。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5),123-130。
17.秦亞青(2008)。世界格局、安全威脅與國際行為體。現代國際關係,9,2。
18.秦亞青(2009)。國際體系轉型及中國戰略機遇期的延續。現代國際關係,4,36。
19.國家安全會議編(2008)。2006國家安全報告(2008修訂版)。臺北:國家安全會議。
20.莫大華(2008)。批判性地緣政治戰略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7(2),57-85。
21.劉中民(2008)。冷戰後東南亞國家南海政策的發展動向與中國的對策思考。國際問題論壇,秋季號,67-82。
22.戴長征、喬旋(2009)。跨國人口流動的原因及其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教學與研究,1,68-74。
23.劉復國(2008)。南海新情勢與重建我國南海戰略新思維。戰略安全研析,34,14-19。
24.鞠海龍、葛紅亮(2010)。美國重返東南亞對南海安全形勢的影響。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1,87-97。
開課紀錄
您可查詢過去本課程開課紀錄。 全民國防教育軍事訓練–國防政策歷史開課紀錄查詢